小白杨
概述《小白杨》,梁上泉作词,士心作曲。
歌曲歌词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呀离家乡,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创作背景小白杨哨所是中哈边界中国新疆境内塔城裕民县塔斯提哨所。二十世纪80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回家探亲,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带10株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于是陈福林就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由于哨所干旱缺水,战士们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尔干河去挑,尽管战士们每天用洗脸刷牙节省下来的水精心浇灌,但是小白杨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十棵小白杨中唯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小白杨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夜伴随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
1990年,著名诗人,词作家,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梁上泉同志到新疆采风,在塔斯提边防连黑板报上,他看到那个战士关于小白杨的日记,了解了小白杨的感人故事,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孙龙珍浴血卫国土、边防军痛击侵略者、小战士母亲赠树苗……这一切在诗人脑海里幻化为:五星红旗在哨所顶上飘扬,小白杨迎风耸立沙沙作响,小战士手握钢枪为国站岗……朴实优美的歌词像甘冽的美酒流淌:“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不久,军旅作曲家士心为之谱曲。词精曲美,朴实感人,《小白杨》不胫而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演唱了这首歌。激励着戍边将士。塔斯提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
歌曲赏析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它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被誉为树中的伟丈夫。它就像是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歌曲《小白杨》歌颂的是具有白杨精神的人们,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作者简介梁上泉,四川达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达县高级中学毕业前夕参军,历任川北军区文工团、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军委公安军文工团创作员,重庆市歌舞剧团编剧、市文联专业作家,曾任四川省及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诗歌学会、歌谣学会理事,重庆音乐文学学会会长,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第七届人大代表。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士心,1955年11月26日生于天津的一个音乐世家,是我国著名弓弦乐大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明源次子。士心1970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9月入伍。历任战士、师宣传队演员、创作员、创作组组长。1979年3月借调总政歌舞团独奏板胡、二胡、高胡、京胡,表演山东快书和相声。1984年调入总政歌舞团任演员、演奏员、创作员等职。1984年至1987年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并从师苏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