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年薪
简介一元年薪,顾名思义,是指用一元钱来作为年薪的报酬。多是在企业陷入危机,或者金融危机时为救企业而采用,对象通常是该企业高管。拯救克莱斯勒的艾科卡拿过“一元年薪”,重振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一直在拿“一元年薪”。因此,“一元年薪”更多的是管理层展现共克时艰的态度,表明走出困境的信心。
目录• 采用的企业 •评价•参考资料• 采用的企业 • 评价 • 参考资料
一元年薪采用的企业按照管理专家的说法,“一元年薪”的激励作用相当明显,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脱困时的变革阻力,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层表明了与企业共命运的决心。据美联社2007年6月9日报道,美国386家顶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中,不少人只拿1美元年薪。众多“一元年薪”的商界传奇中,比如谷歌的埃里克·施密特和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都是典型的代表。施密特认为,高管少拿年薪有利于在公司内营造“人人平等”的氛围。自2004年开始,施密特和谷歌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及谢尔盖·布林每年只象征性地从公司领取一元薪水支票。另一方面,这2人都拥有大量公司股票。
2009年1月15日,中国民营企业三一集团作出这一重大决定。经董事会商议,公司接受梁稳根2009年只拿1元年薪的申请;接受全体董事2009年只拿10%年薪的申请;接受高管自愿降薪申请。三一董事长的“一元年薪”,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为企业家正了名,并让中国企业家有了与国外企业家并肩的底气。
一元年薪评价印象中的“一元年薪”只属于洋企业。2008年末的一场全球经济危机,“一元年薪”终于和中国的企业高管们挂上钩。年终盘点之际,先是万科高管们声称要放弃年终奖,又有三一集团宣布董事长2009年将拿“一元年薪”。一时间,高管“一元年薪”的新闻频频出现报端,与之而来的也是舆论一片叫好之声。但是,肯定“一元年薪”的积极作用时不能刻意夸大,这不过是正常的薪酬激励设计,更不能对“一元年薪”进行曲解,让普通工薪族承担减薪的压力。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与其探讨“一元年薪”合不合理,还不如探讨“一元年薪”为什么迟迟进入中国。尽管有人说“一元年薪”纯属做秀,但同样有评论说“中国企业老总连做秀的机会都不愿意争取”。从这个角度讲,高调的“一元年薪”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至少表明了中国企业在薪酬激励上日渐成熟。那些选择“一元年薪”的中国企业,其实都是行业的优秀代表。敢于接受“一元年薪”,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薪酬认可的是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责任,高薪者自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雷曼兄弟破产了,CEO却坐拥4.8亿美元资产,这场危机检验着监管制度也检验着高管们的道德水准。需要指出的是,高管们的“一元年薪”看似放弃了很多,但是业绩上扬后的期权激励却能分享到更大的“蛋糕”。就以艾科卡为例,大家都知道最少的一美元,但不为人知的却是日后四千万美元的年薪。
一元年薪的影响新事物总是难免遇上误读,“一元年薪”也不例外。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一元年薪”眼下成了很多企业减薪的由头,理由是高管的降薪幅度如此之大,普通员工也要做一番表态。这样的做法已经不是误读,而是刻意的曲解。大家都是明白人,年薪只是高管收入的一部分,期权奖励才是大头,而且从影响程度而言,高管们的损失看起来绝对金额相当可观,论起对正常生活的冲击,可能却是普通人每月几百元的减薪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