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

作者:赵立彬著
ISBN:10位[7108022605]13位[979710802260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5-1
定价:¥22.00元
内容提要在近代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交互紧张中出现的全盘西化思潮,是由陈序经为代表的部分知识群体倡导,春适等知识界领袖推动,并通过论战扩大影响的关于中国文化出路和的主张,也是近代文化激进主义的一种极端形态。
本书依据各种报刊、著述、档案、书信、日记等中外文献、在考订史实、百清渊源的基础上,重在揭示全盘西化思潮发生、成潮、高涨、式微的阶段变化,描述思潮内部不同人物和群体间立论的差异及在论战中的复杂表现,探寻各方主张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的交互影响,克服笼统理解和片面评价。在再历史本相的同时,把握这一思潮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的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赵立彬,1967年10月生,湖南邵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9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2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1999年)。2002-2003年担任浸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1993年起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思相史、学术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绪论:全盘西化思潮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一、特殊的对象--时代思潮的支流
二、学术史
三、基本资料
第一章西化与晚清至民国思想环境的变迁
第一节晚清至民初的西化趋势和西化思想
一、自强运动时期西化主张的滥觞
二、戊戌维新与激进的西化主张的提出
三、清末民初“醉心欧化”的社会思潮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
第二节世纪之交以来的崇洋倾向
一、世纪之交的巨变
二、崇洋心理的社会表征
三、崇洋心理与新思潮的命运
第三节30年代前期思想界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民党思想统制的强化
二、复古思潮沉渣泛起
三、思想界本身的分化与困惑
第二章陈序经、胡适与全盘西化思潮——思想的初步提出(20年代中期-30年代中期)
第一节陈序经的全盘西化思想
第二节胡适与全盘西化思潮
第三节胡适与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异同
第三章全盘西化思潮与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论战——1934——1941年
第一节文化论战在广州的兴起(1934年)
第二节全盘西化思潮与1935年全国范围
第三节抗战时期关于西化问题的论战(1938——1941)
第四章全盘西化思潮的理论总结——陈序经全盘西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渊源(1940年代中期)
第一节陈序经建立文化学的努力
第二节陈序经文化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第五章历史的再审视
结语
后记
征引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