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讲演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文化哲学讲演录

作者:劳思光著,刘国英编注

ISBN:10位[9629960907]13位[9789629960902]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1

定价:¥90.40元

内容提要劳思光教授于二零零零年秋季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哲学系访问教授,并主讲[文化哲学]一课。本书根据劳教授讲授该课之堂上录音整理而成,处理的课题包括文化哲学与文化批判的区分、文化哲学之定位问题、文化哲学基本概念之解析、近代文化理论主要模型之展示,并透过文化理论反溯意识取向以对各种当代基本文化争议作出评论。全书理论架构清晰、讲解分明、判断独到,为劳思光教授积数十年思虑的研究成果,亦是他自《中国哲学史》以还最重要的哲学论著。

作者简介劳思光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师范大学及国立政治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台湾华梵大学讲座教授、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2000-2001年度访问教授。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三卷四册、《度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辩录》、《思光诗选》等约三十余种。

目录总序

自序

引言

第一部分总说

第一章文化哲学与社会科学

1.1文化哲学之理论模型

1.1.1西方古典模型:亚里上多德模型

1.1.2近代模型

1.1.2.1黑格尔模型

1.1.2.2马克思模型

1.1.2.3诠释学模型

1.2社会科学中之文化理论模型

1.2.1帕森斯模型

1.2.2韦伯模型

第二章文化哲学与文化批判

2.1哈伯玛斯之三分法

2.2批判理论之界限

第三章文化哲学之定位问题

3.1基础哲学与应用哲学

3.2文化哲学之特性

3.3新解答的尝试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之解析

第四章文化与自然

4.1日常语言之用法

4.2自然主义之批评

4.3文化成长与文化变迁

4.3.1文化成长之两太原则

4.3.1.1发展原则

4.3.1.2完成原则

4.3.2文化变迁之两个基本观念

4.3.2.1模仿观念

4.3.2.2整合观念

4.4自然属性与非自然属性

4.5小结:[文化]作为——意义领域

第五章文化与人性

5.1人性观念与人文世界

5.2人文与物化

5.3人文和神权:宗教意识与宗教现象

5.3.1彼世观念与超越性之图像化

5.3.2神力观念与主宰性之存有化

5.4根源与目的

第六章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议

6.1存有论之争议

6.2知识论之争议

6.3文化观之争议

6.4当代的争议

第三部分近代文化理论主要模型之展示

引论:主宰性与约制性

第七章由主宰性到外化观:黑格尔模型

7.1黑格尔的生平

……

第八章由约制性到内化观:帕森斯模型

第九章其他模型简评

第四部分由文化理论反溯意识取向

第十章关于文化意识的初步说明

第十一章建设意识与文化活动之原始目的

第十二章解放意识与文化活动之功能限制

第十三章例证及争议

编者跋

中外辞录对照表

中外人名及书名对照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