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

藏语 Zàng yǔ,(英语:Tibetan language),我国藏族人民使用的语言、文字。
基本情况使用总人数:6,150,000
语言系分类: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喜马拉雅语支-藏语群-藏语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
三大方言藏语有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各种方言之间差别较大。中国和国外的藏语也有区别。
文字简介藏语自7世纪松赞干布王时开始有文字,是博学的吞米·桑布扎去印度学习后创制的。 由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组成。语言研究者也常常使用拉丁字母来转写藏语,较通行的一个方案是于道泉设计的,只使用26个拉丁字母,不用附加符号。
藏文字母表如下,☆号后面为汉语拼音注音,ˉˉˉ表示高平调,↗表示低升调,后三行更加规则的排列顺序与传统顺序不同:
1
ཀ
ཁ
ག
ང
☆
ga ˉˉˉ
ka ˉˉˉ
ka ↗
nga ↗
2
ཅ
ཆ
ཇ
ཉ
☆
jia ˉˉˉ
qia ˉˉˉ
qia ↗
nya ↗
3
ཏ
ཐ
ད
ན
☆
da ˉˉˉ
ta ˉˉˉ
ta ↗
na ↗
4
པ
ཕ
བ
མ
☆
ba ˉˉˉ
pa ˉˉˉ
pa ↗
ma ↗
5
ཙ
ཚ
ཛ
ཝ
☆
za ˉˉˉ
ca ˉˉˉ
ca ↗
wa ↗
6
ཤ
ས
ཞ
ཟ
☆
xia ˉˉˉ
sa ˉˉˉ
xia ↗
sa ↗
7
ཧ
ཨ
འ
ཡ
☆
ha ˉˉˉ
a ˉˉˉ
a ↗
ya ↗
8
ར
ལ
☆
ra ↗
la ↗
藏文有四个元音符号 ི,ུ , ེ, ོ。 汉语拼音注音为 ☆ i, u, ei ,o
藏语语法藏语(拉萨话)有30声母,4个单元音韵母,5个反写字母(专门用以拼梵文卷舌音 ཊ ṭa, ཋ ṭha, ཌ ḍa, ཎ ṇa, ཥ ṣa)。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藏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复辅音声母和韵尾。语法上藏语主要利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成分的各种关系。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语法范畴,以曲折形式来表示。藏语的虚词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各种关系、时体和语气等意义的助词,另一类是单独或与时体和疑问助词一起表示动词的时体和语气的辅助动词。句子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主语后,谓语前;如果是双宾语,间接宾语又在直接宾语前。形容词、数词、指示代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人称代词、名词作修饰语时需加领属助词,在中心词前。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在中心词前。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法。复合词多由两个词根组成,并且有几种词素音位变化,也有些复合词由三个词根组成,但凑成四个音节。卫藏地区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有敬称和非敬称的区别。

藏文每个音节有一个基字,确定该音节的中心辅音,基字上方或下方可以加元音符号表示不同的元音。基字上方有时有一个上加字,下方有时有一到两个下加字,前边有时有一个前加字,表示该音节的声母是复辅音。复辅音的连接顺序依次为前加字、上加字、基字、下加字。基字后边有时有一到两个后加字,表示该音节有一到两个辅音韵尾。
藏文有/a/、/i/、/u/、/e/、/o/五个基本元音,每个无符号的藏文字母表示元音为a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符号ི表示元音为/i/的音节,在字母下方加符号ུ表示元音为/u/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符号ེ表示元音为/e/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符号ོ表示元音为/o/的音节。在拉萨话中,如果一个音节以ས/s/、ད/d/、ན/n/、ལ/l/ 为第一后加字,元音要发生音变,/a/读成/ɛ/,ོ/o/读成/oe/,ུ/u/读成/y/,并且ས/s/、ད/d/两个后加字不发音,后加字ན/n/和前面的元音合成鼻化元音。
藏文语法相当丰富,动词分四个时态,而且时态的系统呈现很多例外,请参考:(藏文用中国公认的拉丁文转写系统)

吃
现在时 za
过去时 zos
未来时 bzav
命令时 zos
读
现在时 klog
过去时 bklags
未来时 bklag
命令时 klogs
语言特点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现代藏语有以下特点:
⑴浊辅音声母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声母都是来源于古复辅音声母中的浊基本辅音;⑵复辅声母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⑶单元音韵母增多,特别是鼻化元音;⑷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⑸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韵母;⑹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带辅音韵尾韵母的简化;⑺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且数量有增多的趋势;⑻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即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部分表示);⑼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⑽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⑾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⑿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⒀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⒁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⒂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⒃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⒄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藏汉异同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所以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两种语言来自同一原始语。
估计是西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藏文保留了上古汉语的古音,包括复杂的复辅音。藏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多同源词。但由于汉语经历许多语音变化,特别是历史上游牧民族的融入,不能直接用现今普通话的发音来进行比较,必须运用上古汉语的构拟。比如藏语的数字作为基础词汇和汉语上古音类似,构成同源词。右图指出数字作为同源词在上古汉语与藏语数字间的类似性。还有一些汉藏语系的基础词也具有类似性(见右图剑桥中国古代史79页)。其他还比如,江,汉字上古音【Kroong】,藏语【Klung】;水,汉字上古音【θiuI】;藏语【chhu.】。然而,汉语和藏缅语之间有共同的数词一至十,但“千”和“万”却各并不相同,而在汉语中,“千”和“万”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汉语与藏缅语的分化必定早于殷商时期。语言学家们大致推断,这个时间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除此以外,汉语的方位词“东南西北”也与汉藏语系其他支系不同,也出现最早,且不晚于殷商时期。藏文保留了上古汉语的古音,包括复杂的复辅音。以下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汉藏同源词(由于上古汉语的发音为后人所拟构,因此可能和实际的发音有误差,所以在确定这些字的真实发音之前,所有的拟构字前方都加上*的符号):
汉藏语同源词 汉字 上古音 藏语
虱 *srək shig
吾 *ŋaa nga
语 *ŋaʔ ngag
飞 *pər vphur
死 *sijʔ shi
杀 *sreet bsad
目 *mruk mig
耳 *nəʔ rna
二 *nis gnyis
三 *səəm gsum
四 *slijs bzhi
五 *ŋaaʔ l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