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汁镇

区位人口绿汁镇位于云南省易门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4公里,离省城昆明120公里,是国有大型企业易门矿务局所在地。全镇国土面积233.81平方公里,东连十街乡,南接双柏县安龙堡乡与峨山大龙潭乡,西邻双柏县法脿乡和大庄乡,北靠铜厂乡,下辖8个村委会,106个村民小组,,153个自然村,总人口26416人(含矿务局1218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51.96%,人口自然增长率4.41%,辖区内居住着汉,回,彝,苗,哈尼,阿昌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全镇耕地面积21969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4亩。
气候水土绿汁镇最高海拔2446.2米,最低海拔1036米,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水量810毫米。绿汁江由南往北横穿而过,水资源丰富。绿汁江流域为干热河谷气候,高海拔山区为冷凉气候,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河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土壤肥沃,水量充沛,平均无霜期347天,最热月平均气温23.5℃最高气温可达38℃,是一个天然的大温室,有利于种植反季节蔬菜,发展热区作物,高海拔冷凉山区适宜种植优质无公害秋季作物。镇内盛产优质烤烟、蔬菜、畜禽,是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的上佳之地。
资源环境绿汁镇内蕴藏着储量丰富的铜、铁、钴等矿产资源,为国有大型企业易门矿务局所在地和主要生产基地。经过当地人民和易门矿务局数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绿汁镇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镇政府所在地距省城昆明仅120公里,随着安易、易峨、安楚高等级公路及全市其他高等级公路的建成,还将大大缩短了绿汁镇与玉溪、昆明、楚雄和周边地区的距离,交通十分便利;电力、水力资源丰富,现有年发电量800万度的小型水电站一个;镇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国际互联网已全部开通,有线电视较为普及,通讯便捷;镇属学校9所(其中中学1所和小学8所。),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镇内有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较强的矿务局医院和地方卫生院,卫生防疫覆盖率广;建有功能齐备的综合市场,同时也是绿汁镇和周边县乡蔬菜批发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冬早蔬菜种植具有相当规模,所生产的优质蔬菜广受各地客商欢迎,现已销往东南沿海和国外;绿汁江峰、崖、沟、壑壮观磅礴,具有雄、奇、险、秀、幽、古之特色,颇具三峡风韵。沿江生活着彝、哈尼等少数民族,民风淳朴,风情独特,彝族的“虎掌舞”、“左脚舞”及哈尼族的“对歌会”等民族风俗保持着古老民族文化的原汁神髓。经省、市专家勘察,此地极具发展观光、漂流、攀岩等旅游项目的资源优势,是一处回归自然,挑战自我的旅游胜地。
经济状况近年来,绿汁镇利用与矿务局同处一地的有利条件,走一条矿镇结合的发展路子,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随着矿区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和部份矿山关闭或转向,给当地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但绿汁镇政府与全镇人民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烤烟、畜牧、蔬菜、林果产业及个体私营经济,使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逐年稳中有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56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681万元;财政收入达6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3元;有乡镇企业735个,其中集体企业1个,个体私营企业734个,镇内市场繁荣,设施齐备。2001年,全镇种植蔬菜达4500亩;出栏肥猪18175头;种植塔拉3000亩,核桃2500亩。该镇将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根据易门县“一强三基”的发展目标,结合镇实际,在坚持“烟提质,畜增量,调结构,重生态,打基础,抓个私,促发展”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好烤烟、核桃、塔拉、蔬菜、畜牧等优势项目,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绿汁江综合旅游开发,热区作物综合开发,脂品茶山开发等工作,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