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美学原理

作者:王怀通主编
ISBN:10位[7810412701]13位[9787810412704]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0
定价:¥11.50元
内容提要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辩证统一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思维的方法,因而也是美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东西是指历史过程在逻辑思维形式中的反映,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不仅是社会科学,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美学和文学艺术的论述大多是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相结合的产物。
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美学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注重收集和研究历史的或现实的美学现象和艺术现象,在大量的事实中找出规律和结论,从而指导审美实践和艺术创作。
编辑推荐美学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是我国著名美学理论专家王怀通主编的一本面向大学本科生和自考生的美学教材。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些基本的美学问题做作了比较客观、谨慎的介绍。本书简明实用,作者的观点在国内的美学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地位,是广大美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王怀通,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目录绪论
第一章美的本质
第一节美的本质的含义
一、美的本质的含义
二、美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三、研究美的本质的意义
第二节从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看美的本质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
二、中国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从美的产生和发展看美的本质
一、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三、美的范式的形成与转移
第四节从美的规律看美的本质
一、劳动创造了美
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三、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五节美的特征
一、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二、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三、美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四、美的形象性与感染性
五、美的新颖性与独创性
第六节真善美与丑
一、美与真、善的关系
二、美与丑的关系
第二章美的形态
第一节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性质
二、自然美的特点
三、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第二节社会美
一、社会美的性质和特点
二、社会美的存在形态
第三节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性质
二、艺术美的特点
三、艺术美的特殊审美价值
第三章美的范畴
第一节优美
一、美学史上对优美的认识
二、优美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崇高
一、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认识
二、崇高的本质
第三节悲剧
一、悲剧的本质
二、悲剧的表现形态
第四节滑稽(喜剧)
一、滑稽(喜剧)的本质特征
……
第四章审美意识
第五章艺术的审美属性与艺术创造
第六章审美教育
后记
书摘书摘
二美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对美的本质即本质意义上的美首先提出并加以研究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黑格尔说:“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应该认识的不是它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①柏拉图这种对哲学的要求,表现在对美的研究方面,就是要研究所有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普遍性和共同特点。“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个别的善的行为,个别的真实见解,个别的美的人物或美的艺术作品,而是善本身,美本身,和真本身。”②“美本身”实际上就是指美的本质。所以,他区分出“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的不同,指出,漂亮的小姐,母马、竖琴和汤罐都可以是“美的”,但“美”不是这些东西,它是美的本质、根源,是“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是“使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⑧的那种东西,它就是“美本身”。
柏拉图提出美的本质问题后,接着就要找出这种美的对象共同具有的特有品质,但是他探讨的结果却是耐人寻味的。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经过反复地分析论证,竟没有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答案,最后只是叹道:“美是难的”。
美的本质的确是难以寻找的。柏拉图以后探讨美的本质的人不胜枚举,从多种角度和方位来研究这个理论之谜,力图给出一个权威的公认的说明,但时至今日,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美的本质成了美学理论中一个充满引人的魅力又不断令人疑惑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更多的美学家认识到了寻求它的艰难。温克尔曼仍然坚信它的存在:“美是自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它本质上是属于那种未发现的真理的。”①托尔斯泰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考察了18世纪中叶以后150年间大约80位美学家、艺术家对美是什么的回答,最后发现美的概对于那些只讲不想的人来说是那么明白易懂,而要给它下定义却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很少的东西,而美的性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那样微妙,以至于看起来总像是在快要抓住的那一刹那间,又让它逃跑了。
一些美学家放弃了美的本质的研究。19世纪学者哈比吕把美的探讨称之为一项困难和难以接受的任务;”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第一句话就说“美的本质问题经常是被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放弃了”⑧。而有一些美学家则干脆宣布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如列夫·托尔斯泰认为,“美的客观定义是没有的”④。而歌德则认为人们花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