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心理机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心想事成的心理机制

作者:(日)和田秀树著,赵儒彬,万泉河译

ISBN:10位[703018050X]13位[978703018050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19.80元

内容提要人人都希望心想事成,但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其中,消极的态度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摆脱困境,反而会促使你继续从负面考虑问题,致使心情变坏,畏缩不前,也就很难找到转机,成功自然会与你擦肩而过。看似简单的道理,但真要把生活态度从消极转为积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几经尝试均告失败时,人们就会陷入悲观的恶性循环之中,痛苦万分而无力自拔。本书旨在向大家介绍调整情绪,改变心态的几种方法,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的好习惯,通过积极的努力达成所愿。

本书适合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及将要立志自己创业的学生阅读。

编辑推荐人人都希望心想事成,但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其中,消极的态度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态度不仅无助于摆脱困境,反而会促使你继续从负面考虑问题,致使心情变坏,畏缩不前,也就很难找到转机,成功自然会与你擦肩而过。看似简单的道理,但真要把生活态度从消极转为积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几经尝试均告失败时,人们就会陷入悲观的恶性循环之中,痛苦万分而无力自拔。本书旨在向大家介绍调整情绪,改变心态的几种方法,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的好习惯,通过积极的努力达成所愿。

本书适合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及将要立志自己创业的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和田秀树,196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任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助理、美国卡尔·梅宁格精神医学校的国际研究员。现为精神科医生、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和田秀树研究院的代表、一桥大学讲师、川崎幸病院精神科顾问。

主要著作包括《转败为胜的思维方式》、《抓住幸福和成功在于人际交往》、《控制感情改变自己》(以上均由本社,日本新讲社出版)和《多重人格》、《“自己爱”的构造》、《成人的学习法》、《痛快!心理学》、《40岁开始的生存心理学》、《50岁开始的活力人生》等众多作品。

个人网页:www.hidekwada.com

目录序章为什么想到好事就有好事

1万事不死心时代的来临

2你发现,你幸运

3我思故我幸

第1章好预感创造幸运的一天

1你的今天还是白纸世界

2心有幸福,好事真到

3福祸相依,日日如此

4一心想好事,好事果连连

5多想“坏事儿”的人的“自动思考”

6摘除心灵上的滤光镜

7想好事儿的女性为什么更美

8饮茶梗而喜,便是快乐人生的智慧

9人生的红灯不是叫停,是“休息”

10快乐期待镌刻到每一天

第2章“自己人生不放弃”的心理学

1悲观的人为什么不进步

2斗志与上进心,都从肯定现状来

3状态不佳时,顺其自然吧

4向上看,不要向下看

5赞扬自己,可以提高能力

6不幸与不巧,都做常事抛

7“元认知”否认不幸

8人生就是要超越不幸

9肯定心理让孩子变聪明

第3章想“好事儿”,刺激大脑

1会想好事,是重要能力

2想尽自己的“好事儿”

3你是否已开始“情感老化”

4想“坏事儿”的人易衰老

5朝气蓬勃,因为想好事

6“超级乐天派”终在幸福畔

7想“好事儿”的人总是有梦

8“好事儿”直接刺激大脑

9竭尽全力,为何便觉快意

10对困难要有快乐的忍耐力

第4章给自己的“好事儿”列个清单

1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活得亏

2自己的缺点要这样看

3外科医生笨手笨脚是优点

4你是不是忘了“好事儿”而专想“坏事儿”?

5你认定你就是输家吗?

6主妇想“好事儿”,思路更宽广

7苦日子孕育“好事儿”

8自我暗示+小结果,使人“剧”变

9发现“好事儿”的人,拥有健康的上升愿望

10列一份自己的“好事儿”清单

第5章“坏事儿”后面有“好事儿”等着你

1“坏事儿”的后面,必然有“好事儿”

2你有没有把普通事件看成“坏事儿”

3如果你认为现在“最糟”,那么就没什么了不起的

4即便是“坏事儿”迈出一步,忧虑消除

5想“赚钱”,是好事

6“坏事儿”中有“好事儿”的萌芽

7“好事儿”、“坏事儿”都有周期

8抓住时机,“坏事儿”一扫而光

第6章一定有“好事儿”的人的心理学

1考进大学,源于自信

2一想“自己不能”,等于就地停止

3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成功

4自己的“好事儿”,坦白地说出来

5正直的人有“好事儿”

6能对自己提出期望的人有“好事儿”

7切记总览全局

8不畏强敌,以己所长制胜

9想“好事儿”的人能够时来运转

10把认为是最好的事付诸实施

后记成功就在想“好事儿”的延长线上

1心灵空虚,“好事儿”来补

2逆境不必太紧张

3不要自己渲染悲观情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