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庄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吴家庄村

吴家庄村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吴家庄村有125户、540口人,1199亩耕地,主导产业以果树业为主,现有苹果200亩,桃200亩,果质优良、口感好。

2007年,筹资金30余万元,硬化村内大街小巷,近60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科教兴村战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抓,不断深化民主管理机制,全方位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群策群力、全民参与,继续细化、充分发挥能人效应,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优势。

2、山东省青岛市莱西马连庄镇吴家庄村位于镇驻地东偏北5.5公里,土地总面积3001亩,耕地面积1735.7亩。2004年末有居民228户,705人。该村清乾隆十年(1745年),吴姓由孙受村迁此定居,取名吴家庄。

走优质高效的果业和农业生产之路,是该村强村富民的主要措施,全村农田水利建设配套,果业和高效农业生产较为发达。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6元。

该村是农业部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有果园775亩,其中红富士苹果园700亩、梨园60亩,果品年总产量达1500吨。

2004年,全村拥有汽车2部,大型联合收割机1部,链轨车1部,摩托车、三轮车153辆。有线电视入户174户,有固定电话156部,移动电话42部。

2009年,有居民175户,52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070万,农民人均收入2038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6355元。全村拥有各种汽车17部,数字电视,宽带入村,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6部,村庄修建了数条水泥路,建设文化广场一个,并安装了监控设施,路灯等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庄多次被评为莱西市文明村庄、安全村庄。

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吴家庄村吴家庄村位于咸阳市最南端,与西安市长安区相接,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薄弱,全村三条主街道一条出村路都是土路,遇着下雨天村街道就变成了“泥水河”。2005年初党中央发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区镇两级积极响应党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扶持力度,镇政府一次性拿出40多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该镇出台了“对发展一亩日光温室大棚的种植户,每户提供2000元的启动资金,打成一个棚再奖励1000元”优厚惠民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吴家庄群众迅速掀起了发展温室大棚的高潮,仅百亩连片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就新建了4处。不到半年,温室大(中)棚就占去了全村的三分之二,蔬菜很快成为吴家庄村的主导产业,当年赶上好卖场,菜价日渐上涨。眼看着菜农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经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又将村上闲置荒弃的20亩承包地收回作为发展精优蔬菜重点开发项目基地,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张壮大,过去打零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村种菜或参与贩运,全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经济发达了,但整天和泥水路打交道,每天早晨发菜得水里泥里往出拖,村干部和群众都急在心里。村委会主任吴义龙撂下自己每年至少5-6万元收入的蔬菜贩运生意,回到村上组织群众修路。在村干部的积极呼吁下,吴家庄群众主动投力投劳,集资捐款,很快全村掀起了建设道路的高潮。

为了尽快把道路修通,村干部们拿自己的私人财产做担保,联系便宜可靠的工队。区农工部、新农办、交通局等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纷纷向吴家庄伸出了援助之手。钓台镇一次性为吴家庄下拨资助款30000元。村干部及时召集村民代表成立了理财小组,在全村村民义务出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取“集体铺底子,群众上面子”的办法,仅两个月全村实现了村街道和出村路硬质化,还为村上新打了一眼深水井。看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吴建修高兴地说道:“路光了,水甜了,干部给咱把好事办扎了。”

大棚建起来了,街道修了,还得让村子美起来。为此,钓台镇镇政府组织村干部到杨凌崔西沟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回村后吴家庄干部立即召开群众大会,组织群众积极实施。全村掀起了美化新村的热潮,他们组织群众粉刷墙壁;为村民入户路铺设彩砖;购黄杨、种草皮、栽柿树、砌道沿,绕村沿路建设绿化带;建成了村两委会办公楼,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村民娱乐广场,增设3套体育健身器材;采取“集体贴一部分,群众拿一部分”的办法为全村60%的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同时利用村中心街道两边的墙面开辟了传统美德、致富经验、种植技术、基本国策等6项专栏,建成文化一条街。如今,进村路铺了、楼建了、科技文化上墙了、街道两边绿化了、文化生活丰富了……一个道路平整、朱檐碧瓦、绿地如毡、街景如画的新吴家庄村呈现在乡邻面前。

4、山东省平度市白埠镇吴家庄村村庄由来清康熙年间(1662-1722),吴永先从现白埠镇吴家宅科迁来建村,取名吴家同立戈庄,1995年后简称吴家庄。

村庄简介位于白埠镇驻地东2公里处,占地面积 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全村100户,农业人口378人。

经济状况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和服务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5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100余公斤;经济田近300亩,亩均产值2500余元。养殖业方面:2005年全村新建养殖小区1个,新增养植户5户,养殖户发展到15户,植桑养蚕户25户。服务业方面:有钻井队8户,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5.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0万元,养殖业60万元,服务业收入55.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400元。

社会事业2002年该村有美籍华人侯云中先生捐资13万元使全村村民吃上了自来水,铺设地下电缆线2500余米,解决了浇地的动力用电问题。为村内街道铺上了路边石、山根土、石子。在村庄各街道口安装了路灯6盏,改善全村环境。2005年该村有固定电话88部,有线电视用户98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86户,参保率达90%。该村年年被评为镇文明村庄[3]。

5、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吴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石门东偏南3.5公里处。据《吴氏族谱》载:明嘉靖三年(1524),吴氏来此立村,称吴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503亩。2006年,全村共有140户,总人口为42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07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231吨,经济总收入为4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636元。[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