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蛇菰
植物名: 红烛蛇菰
拉丁名: Balanophora mutinoides Hayata
科 别: 蛇菰科
植物形态: 肉质草本,高约10cm。根茎干时带木质,红褐色或淡紫红色,呈不整齐卵圆形,多少分枝,表面部分平滑并大部有小凸体,顶端裂鞘呈钟状杯形,基部易与根茎本体脱离;裂鞘分裂至中部,裂片4,粗齿状,干时脆壳质,表面密被颗粒状小疣瘤和稀疏的红黄色星状皮孔。花茎红色,长约10cm,直径6~7mm,自基部至中部以上为鳞苞所遮盖;鳞苞片红黄色,舟状,长约4cm,宽约1.5cm,旋生。花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球形,长1.5~2cm,宽约1.5cm;雄花苍褐色,3数,花梗长3~6mm;花被3裂,裂片阔三角形,顶端钝圆,长约2mm,宽约3mm,聚药雄蕊有横裂的花药3枚;雌花淡红紫色,子房纺锤状,密集生于附属体基部,花柱丝状,长约0.5mm;附属体棍棒状,长约1mm,顶端截平或中央凹陷。花期3~5月,果期5~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密林中荫湿地或山谷间。
分 布 地: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
采 制: 夏季采收全草。多鲜用或晒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