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公民素质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大工程”建设实践活动(“礼仪工程”、“诚信工程”、“和睦工程”、“爱心工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反映了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人民群众共同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开创该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和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功能,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大工程”中的“礼仪工程”,就是围绕社会公德,以“礼”为切入点,突出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这一主题而进行的一项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准确把握社会公德建设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气息。社会公德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准确把握社会公德建设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气息,努力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文明社会生活,使优美的城市环境、快捷的办事效率、良好的社会治安、较高的市民素质等一系列社会公德建设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动力。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知义明礼、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建设,在全社会开展现代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动全社会形成民族团结、公平正义、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文明风尚,使每个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努力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要把社会公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坚持提高公民素质与改善环境相结合。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既要遵循公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更好地发挥社会公德建设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营造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社会文化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的原则。在社会公德建设中要注重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社会公德建设纳入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完善社会公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建设是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过程,既强调引导公民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严于律己,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又强调依靠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行政手段、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公众舆论和社会监督,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形成规范和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有效机制。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在群众中积极有效地开展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从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始终注重发动群众、吸引群众、引导群众,在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中突出抓好社会公德教育,努力使社会公德建设具体化、部门化、行业化,把社会公德体现到各项业务工作中,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增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渗透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市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坚持以良好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坚持以“窗口”行业文明形象促进行业风气根本好转,坚持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今年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庆之年,同时,我们将迎来奥运盛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庆典,因此,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要以“礼”为切入点,突出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这一主题,实施“礼仪工程”。一是在党政机关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坚持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从日常言行等细节入手,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增强道德认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充分展示形象、传播文明;二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等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貌、礼仪、礼节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礼仪工程”的实施,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实践证明,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群众性公德实践活动,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转变社会风气、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应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抓好影响大、示范作用强、受群众欢迎的实事,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公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会公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人们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在参与社会公德建设中,思想情操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修养得到升华。让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社会公德建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感受到社会公德建设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