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曾侯乙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
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据文献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虞夏时代,我国就已开始出现漆器。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出现了油漆技术的萌芽。至商代,我国已能制造精美的漆器。人们开始认识到漆膜的防腐保护作用。油漆的用途大大扩展了,除了食器和祭器以外,车辆、乐器、棺椁和一些日用品也开始用油漆来涂饰。除了木胎漆器之外,皮胎和夹胎(即用麻布作胎)的漆器也出现了。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不少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其中有一件彩绘乐舞图鸳鸯漆盒非常有特色,形如一鸳鸯,颈下有一圆形榫头,嵌入器身颈部的卯孔内,使头可以自由旋转。器身肥硕,由两半胶合而成,内部挖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承一长方形浮雕夔龙盖。翅膀微上翘,尾部平伸,足作蜷曲状。全身以黑漆为地,施以艳丽的鳞纹、锯齿纹、菱格纹等。器腹右侧绘击鼓图,以兽为鼓座,上立建鼓,一旁绘一兽拿两个鼓槌正击鼓,另一旁绘一高大佩剑武士,正随着鼓声翩翩起舞。器腹左侧绘撞钟图,以两鸟为立柱,立柱分上下两层,上挂两钟,下悬二磬,旁有一似人似鸟的乐师,拿着撞钟棒正在撞钟。此图为研究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资料。这件鸳鸯漆盒距今已有2400多年,它图案精美、造型别致、颇富情趣,堪称战国漆器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此图为研究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