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年
1013年1013年是农历癸丑年(牛年);契丹开泰二年;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大理明启四年;越南顺天四年;日本长和二年。以下为本年发生大事。
1013年-大事记大中祥符六年 (1013)正月,真宗重申祖宗旧制,诏令凡内臣出使期间干预州县公事,及当地官吏不予上报,均将获罪。内臣出使,只能尽本职,妄奏份外事者,当伏军令状。
大中祥符六年(1013)七月,从知滨州吕夷简免河北农器税之请,诏令罢除诸路农器税。
唐设有知礼仪院、礼仪使,建中以后,惟郊祀暂置,事毕即停。宋初以礼院掌其事,雍熙元年(984)议封禅,曾命学士、常参官详定仪注,事后即罢。大中祥符元年(1008)四月置起居院详定所,命学士、待制与判礼院官详定仪注。六年(1013)八月,改详定所为礼仪院,掌依典礼裁定行礼所用仪仗、法物等制度,多以参知政事为判院,以学士、丞郎、诸司三品以上为知院。天圣元年(1023),废礼仪院。
景德二年(1005),真宗命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杨亿编修历代君臣事迹,直秘阁钱惟演等十人同编修。大中祥府六年(1013)八月,枢密使王钦若等上新编修君臣事迹一千卷,真宗为序,题名《册府元龟》。本书自上古至五代分门编纂,共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O四门,为北宋四大类书之一。其所引书,皆为北宋以前古本,可校史、补史。
保国寺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大殿为寺内现存最早的主要建筑,建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面阔三间,计十一点九一米,进深三间,计十一点三五米。大殿柱和内额为七辅作双抄双下昂单拱造,内柱不等高,用以小拼大的"包镶作"和以四块同样大小的木材榫卯而成的"四段合"方法制成。整个建筑保留了部分唐代风格,是研究宋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演变的珍贵实物资料。
出生人物祯子内亲王生于长和二年(1013年)七月,第67代天皇—三条天皇之女三宫,生母为中宫藤原妍子,之后成为69代后朱雀天皇之皇后,两人之间生有良子内亲王、娟子内亲王、尊仁亲王等二女一子。祯子内亲王一直活到堀河天皇即位,在嘉保元年(1094年)正月,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