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社区
1、山西省原平市北城街道永兴社区成立于2001年10月24日,管辖的区域占地1.3平方公里,总户数1886户,总人口5798人,驻区单位57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事业单位14个,企业33个,其中私营企业9个,居委会工作人员4人,支部书记1人,计生信息员2人,党员6人,小区11个。
社区自成立以来,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路5条,桥北街路、通达巷路、光明巷路、东桥北巷路、京原北路62号一—小汽车站西口等全部铺设硬底化,总共计1529米(1.5公里),并新建桥北街北同蒲线人行道立交桥一座,基本将小区的街巷全部硬化,给居民办了好事实事,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2、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永兴社区永兴社区位于武康城区中心,东起曲园路,西至英溪路,南临舞阳街、北靠永安街,东西长1.11公里,南北阔0.85公里,总面积0.95平方公里。社区内有5条街,即永安街、兴隆街、群益街、宋石街、舞阳街,有3条路,有英溪南路、中兴南路、曲园南路。10条巷:府前巷、新琪巷、和睦巷、富民巷、志诚巷、城泉巷、崇仁巷、顺昌巷、众安巷、石仁巷。7条弄:竹儿弄、兆丰弄、三里弄、永和弄、张家弄、裕景弄、益民弄。社区以中兴路为经、群益街为纬,划分为四个小区,即:营盘、永安、翠苑、东兴小区,36个居民小组,3180户,13195人,其中暂住人口5000余人。
永兴社区前身为中兴居委会,区域位置以中兴路为界,东起塔山、回南村,南至宋村,北至回北村,驻地在吉祥小区。2002年永安、中兴两个居委会组建永兴社区居委会,所辖居民1929户。5423人,驻地在宋石村委。2005年7月宋石村撤村建居,并入永兴社区居委会,成立永兴社区。
宋石村,即所谓武康城区的“城中村”,东至木桥村,西至城山村,南至宋村村,北至武康镇城区,千秋村,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即:石道地、鱼坝头、竺儿桥、营盘里、干家坝、草塘里,9个村民小组,草塘、干介、石介、宋利、营盘、竺儿桥、三星、竺东、竺西。225户,804人,1994年县治未搬迁武康开发之前,有耕地面积1452亩,山林163亩,是种植水稻为主的粮食产区。
宋石村解放初宋村与石道地两个大自然村合建的行政村,各取首字,取名宋石村。驻地石道地,据传以古石砌场地,供晒谷之用,故名。宋石村自唐宋元朝以来,均属武康县崇仁乡,明朝时属崇仁乡一都。清时为一都三保八庄、九庄。民国时为长安区云岫乡五保。解放初为武康县城郊区塔山乡。分13个小组:鱼坝头、东横头、西横头、营盘、石道地、干家坝、下草棚、宋村、金召里、庙花、大坝桥、坝头白塘、草坝里。1956年属千秋乡,1958年,为千秋公社千秋生产队。1961年5月,为千秋公社宋石大队。分6个自然村:竺儿、三星、营盘、石介、干介、草塘。1983年恢复乡镇建制,为武康镇宋石村。2005年7月,宋石村撤村建居,并入永兴社区。
据道光《武康县志》载:南宋指挥吏王子成宅地有两处,旧宅在县南二里石道地,遗址并石马槽尚存,新宅在邑南四里宋村东隅。王子成曾在那里烧窑制砖,砌城墙,建九井十三弄。太平天国时曾驻兵扎营三年,故有“营盘”之称。清末战事频繁,人口稀少,陆续从上八府的宁、绍,迁入难民,形成宋石村人主体。
抗日战争时,村民王根富,王昂才,王丫头,陈阿康杀死一日本小队长,获勃朗宁手枪一支,指挥刀一把,日军军帽一顶。日军报复,关押村民123人,欲残害。为救村民,王根富四人挺身而出,从容就义。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至1948年,宋石的石道地成为武康县县治所在地。
1951年至1952年,二都、四都的公粮入库于石道地。
1994年县治搬迁武康后,房屋逐渐搬迁,土地逐渐征用,宋石成为城中村,宋石村有了自己的宋石街,为武康第一条“农民街”。
2005年7月,宋石村并入永兴村社区,村级领导班子也并入永兴社区。
永兴社区现有5个封闭式小区,即:都市花园、锦绣豪园、金宇银座、园丁园、舞阳花园。实行物业管理,居民区内有文教、卫生、商业、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社区内有三条商业街,三条商业路,有公司、商场、各种商铺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