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保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庄保林简介庄保林是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其艺术风格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庄保林1964年生于江苏徐州,自幼习画。1988年,庄保林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曾受到中央美术学院老、中、青三代著名艺术家的教诲。1990年,他创作的油画作品《黑管与长笛》在“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中荣获美国特别金奖,同年12月,作品在日本东京展出,后被美国收藏。1992年,他考入油画研究班深造,同年创作的《远眺》、《斜阳》、《山寨早春》等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大展中展出后,被国内外私人及艺术机构收藏。1994年,他创作的油画作品《有羊头的静物》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6年,参加首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荣获优秀奖。1997年,庄保林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荣誉称号。

2006年10月,庄保林在北京宋庄小堡画家村A区艺术中心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艺术创作时期。他告别了传统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进入了当代表现主义的艺术创作。

2006年以后,他多次参加国内外群展,并两次在北京798艺术区成功举行个人画展,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被誉为中国目前最具实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他学习传统,关注当代,作品风格多变。时而和风细雨,怀古抒情;时而慷慨激昂,赞颂和批评当今世界的美好与丑恶。无论是赞颂还是批判,他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表述对当今社会的人文思考和关注。

他艺术思路宽广,题材广泛,艺术语言丰富,各种艺术语言表述在他的笔下都显得驾轻就熟、恰如其分。

他以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关注宇宙人类社会的命运,以敏锐的洞察力真诚谱写人类社会的痛苦与快乐。他的作品反对战争侵略,反对环境破坏,鄙视浮华和糜烂,崇尚大气磅礴、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积极为人文社会的进步呼吁、呐喊。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资本不断涌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火爆,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机遇和问题并存,传统和现在发生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泥沙俱下。很多人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放弃了思想原则甚至人格,为了迎合市场,打着学术的幌子,画着低级恶俗的作品,虽然有些人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却丢掉了艺术的品格,也失去了自己的人格,葬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面对艺术市场,庄保林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自己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主张,从不人云亦云。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观念,画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反对媚俗和糜烂,崇尚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思想和品格,认为艺术作品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气吞山河、大气磅礴的,能使人们的思想灵魂得以洗涤和升华。他说他知道艺术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所以他不会迷失和跟风。他认为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思想和精神的翱翔者和主宰者,他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为人类的文化做出贡献,为人类的文化宝库增添闪光一笔。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庄保林个人油作品画展:2006年5月在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2007年11月1日庄保林疯狂的理性独白个人油画画展,798雨画廊。

2008年11月政坛风雨个人油画展 798韩国物波空间。

2010年5月1日庄保林《政坛风云》个人作品展 上海伯隐当代国际艺术家画廊。

庄保林作品联展:1991年作品笙与唢呐参加中国油画香港展被德国波罗先生购藏。

1992年至1994年心菲远眺山寨早春等赴国外展出,并被国内外博物馆画廊以及私人机构收藏。

1995年油画作品有羊头的静物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6年油画竖琴与羊头等多幅作品在新加坡展出被购藏。

1997年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多幅作品被收藏。

1998年至2005年先后参加中国艺术节油画展中国油画年展等。

2006年10月在北京宋庄A区建立个人工作室。

2007年行走的云---北京宋庄螺苑当代艺术展。

2007年墙里墙外---当代油画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

2007年北京前哨画廊当代油画艺术家推荐展。

2007年佛缘------当代艺术展。

2007年 生活在宋庄当代艺术展宋庄美术馆。

2007年走出宋庄当代艺术家全国巡回展

2007年东岸码头----首届当代艺术展

2008年早春二月东区艺术中心。

2008年东区艺术中心第二回油画邀请展

2008年闪.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日博爱努画廊

2008年情境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2008年不谋而合当代艺术家联展。

2008年2008奥运艺术家邀请展

2008年艺术节点五人当代油画展。

2008色界十人艺术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