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白马寺
据清朝乾隆《汉州志—建置志》载,治西的寺院,就有白马寺(院)。又据最近广汉市文物管理部门鉴定考查,已挖掘出一批东汉年间的古砖墙。
位于中原河南洛阳市的著名白马寺,是佛教从印度第一个传入中国后,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修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东汉时蔡、秦景去西域(印度)取经,途中遇天竺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携经东来,乃用白马驮经回洛城。次年建寺,遂以白马命名,后经历代修饰增建,曾盛极一时。
古代广汉三星白马寺,因洛阳白马寺派高僧用白马驮经送至广汉市,所以遂以“白马寺”命名,亦因分送西域藏经至三星,所以亦名“分经寺”。其规模甚大,宏伟壮观,中轴线上,重重殿宇错落有致,山门面前,双双白马巍然屹立,寺院两旁河水如带,景色宜人,各种珍贵树木成行,树梢小鸟宣讲法音,树下花卉竞相开花,争奇斗艳,真是“鸟语花香游园乐,人间仙境天上无(稀)”
明末清初之际,白马寺主持方丈法藏大师,特恭请大德噶玛巴法王、阿旺大活佛、章加大活佛及热巴大活佛亲来本寺传法灌顶。全国各地高僧及满、汉、藏多民族四众弟子云集白马寺(院),学密常住僧有八百之多,居士二千余,曾盛极一时,远近闻名。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黄教汉僧藏传佛教领袖,全国佛协副会长能海大师曾亲率高徒在本寺弘传“文殊五字真言”,举行“大威德金刚”和“大时轮金刚”、“大胜乐金刚”灌顶大法会,多次举办长、短不定期闭关实修,学密者多如云,得度者如天上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