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嘉祥三年(公元850年),日本仁明天皇派扫部头藤原贞敏西渡唐土,得遇大唐琵琶博士廉承武,授其三支名曲(包括了名为《上玄石上》的秘曲),并于贞敏回国之际又赠给“玄象、青山、狮子丸”三面名贵琵琶。

传说可能是大唐的神龙不舍得这三面旷世珍宝琵琶被带到国外,于是在贞敏乘船渡还海之时,刮起狂风卷起巨浪,“狮子丸”当即遗落海中不知所踪,献于海神。

于是藤原贞敏只能带着另两面琵琶回日本,成为宫中宝物。

关于“狮子丸”琵琶的记载很少,但从《胡琴教录下》记载的另两面与之齐名的琵琶的描述(“紫檀直甲”)来推测,这应该也是面做工极其考究的名贵的大唐乐琵琶。

另两把琵琶中的“玄象”的鹿颈用唐木制,上端的龙虾尾以白檀制,转手以紫檀制。琴体的甲(背板)用一整块的紫檀板制(称为直甲,属上品),另一面则以紫藤制。那么看起来这“狮子丸”琵琶的做工也决不亚于另两把。

但在很多讨论场合,都对这把传说中“献于海神”的琵琶的存在有争议,一般甚至只承认“玄象”和“青山”两面,而认为那把“狮子丸”是杜撰出来的。

已故著名学者张鹏一先生著的《唐代日人来往长安考》一书中记载:“唐时藤原贞敏学琵琶于唐人刘二郎。二郎妻的女,赠以紫檀、紫藤琵琶各一面,归为朝廷重器,今犹存。”从这段记载看来,当时大唐赠予藤原贞敏的只有两面,分别是紫檀制和紫藤制的。并没有第三面琵琶,而且赠予藤原贞敏琵琶的人叫做刘二郎,并非大唐琵琶博士廉承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