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杞

王余杞(1905.3.9--1989.11.12)左翼作家。笔名隅棨、曼因等,四川自贡人。早年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读书,喜爱文学,1929年去上海实习时,经郁达夫介绍认识鲁迅。1930年毕业后在天津北宁铁路局任职,业余从事文学写作。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1934年在天津编辑出版左翼文学月刊《当代文学》,专登上海左翼作家被禁作品,为发展、繁荣左翼文学做出贡献。他出身于自贡市自流井一个家道中落的盐商家庭,早年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前夕曾东渡日本实习,1934年参加北方左翼作家联盟。主编大型文学月刊《当代文学》。1936年北方左联改组,成立作家协会,他被选为执行主席。抗战时担任上海救亡演剧队负责人。1936年6月在鲁迅为首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拥护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同月,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上签名,赞同使用、推广拉丁化新文字。
回四川老家后,在地下党领导下,曾任《新运日报》主笔和自贡市抗日歌咏话剧团团长。曾与刘白羽合作撰写《八路军七将领》一书,这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第一部介绍八路军的著作。
主要著作:《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惜分飞》、《朋友和敌人》、《将军》、《幻》 、 《一个落伍者》、《落花时节》、《除夕》、《老生和小丑》 《故乡的残影》 、《孤独的人》、《轮船上》、《荣归与败走》 其中《自流井》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