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

作者:蔡成

ISBN:10位[754262427X]13位[9787542624277]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01

定价:¥32.00元

内容提要作者努力不只是以文图结合的形式去完成一本图书,而是努力发现、挖掘与力争揭示民间艺术真缔的过程,更是带着浓厚的抢救意识的行为。作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实现几个目标:其一,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手工业的工艺;其二,挖掘手工业的经济与实用性之外,更挖掘它在文化、艺术、精神寄存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活化石”一样的价值;其三,揭示藏匿于手工活动表象之下的真实社会生活——对手工业生产领域中渐行渐远,日渐式微而模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细节进行精雕细刻。

像其这样的行走与写作,其实同样说得上是一门手工操作的技艺。作者像一名老石匠挥舞铁锤与凿子进行深入出出地雕琢,只是,作者不是在硬冰冷的石头上,是在柔软而温暖的纸上刻录文字和图像。

作者简介蔡成,青年作家,现旅居澳洲,《读者》杂志签约作者之一。主要作品有《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上海人民出版社)、《花花草草与人生菩提》(学林出版社)、《左手跟右手下棋》(济南出版社)、《生命向左转变》(香港金陵书社)、《情人看招》(新疆人民出版社)、《爱情早点》、《智慧茶点》等。

目录前言:雕刻渐行渐远的时光

打铁铁打的铺子流水的时光

铁器制作工艺

杂碎:打铁铺成了文化景点

补锅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

补锅热补工艺

杂碎:40多岁的补锅匠买了17岁的老婆

杆秤天地之间有杆秤

杆秤制作工艺

杂碎:秤砣就是老百姓

手磨豆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手工制豆腐工艺

杂碎:豆腐味美胜燕窝

芙蓉镇米豆腐我吃了刘晓庆的豆腐

米豆腐制作工艺

杂碎:米豆腐是豆腐的近亲

冥钞七月半,鬼门开,阴间先人取钱来

冥钱制作工艺

杂碎:揣着冥钞上路

竹器编织手指在竹篾上跳舞

竹器编织工艺

杂碎:竹篮打水绝不空

木器打造在寺庙里砍砍杀杀

木器制作工艺

杂碎:一个三心二意的木匠

茶叶南方有嘉木

农家柳眉茶制作工艺

杂碎:一条道走到底

泥瓦鱼鳞瓦上的乡愁

鱼鳞瓦制作工艺

杂碎:拾起一片碎瓦打水漂

锔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锔碗工艺

杂碎:锔星点点串起一把沧桑

罗盘命运之盘

罗盘制作工艺

杂碎:罗盘成为一种装饰工艺品

阉匠一刀辟开生死路

阉割工艺

杂碎:汉武帝是个大阉匠

坛子菜用盐浸泡的日子

坛子菜制作工艺

杂碎:坛子菜成为民族风味

纸扎开往阴槽地府的地铁

纸扎工艺

杂碎:最短命的艺术品

弹棉花被地上流云

棉花被制作工艺

杂碎:“黑心棉”是个新词语

屠宰死猪不怕开水烫屠宰

屠宰工艺

杂碎:鬼子兵是天下第一屠夫

榨油何胜清和他的榨油坊

榨油工艺

杂碎:手工榨油坊日渐退出历史舞台

铳药一鸣惊鬼不惊人

铳药制作工艺

杂碎:你吃了铳药啊

活字印刷一个箩卜一个坑

活字印刷工艺

杂碎:雕刻具有灵魂的生命

剪纸眼花缭乱的飞翔

剪纸工艺

杂碎:活色生香的艺术

佛香一柱祈愿万里香

佛香制作工艺

杂碎:见菩萨就拜

端砚石头上开花

端砚制作工艺

杂碎:传万世而不朽的收藏品

手工造纸传统造纸术在蔡伦故里绵延流长

传统造纸工艺

杂碎:手工造纸的出路

油纸伞撑一把油纸伞走进岁月深处

油纸伞制作工艺

杂碎:油纸伞的宗教意味

后记在民艺的殿堂里走来走去

参考书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