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剧场
中国儿童剧场(CCA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于1956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肩负着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优秀儿童戏剧的责任,肩负着儿童戏剧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责任。充分发挥国家儿童艺术剧院的代表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中国儿童剧场创作并演出了众多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戏剧作品,演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主要作品有《马兰花》、《以革命的名义》、《岳云》、《报童》、《十二个月》、《保尔·柯察金》、《月光摇篮曲》、《香格里拉》、《走近莎士比亚》、《饼干小子》、《安徒生之旅》、《小蝌蚪找妈妈》、《韶山出了个毛泽东》《小兔快跑》等等,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儿童戏剧的艺术骨干,并多次荣获各种艺术大奖。
中国儿童剧场的“中国儿童剧场”由宋庆龄题字命名,坐落在市中心王府井繁华地区,多年来为无数观众奉献了多彩绚丽的儿童戏剧艺术精品。2005年在中国儿童剧场四楼还特别创建了专门演出儿童剧的“假日经典小剧场”。以其固定的演出时间,相对固定的演出模式,变化多样的演出风格,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假日经典小剧场”的创建,不仅是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一个全新探索,也是演出经营理念的一次全新尝试。大小剧场交相辉映,必将打造成为当代中国儿童戏剧的顶级艺术殿堂。
中国儿童剧场将一如既往地遵循儿童戏剧的创作规律,出人才,出新戏,出精品。“让全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儿童剧”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持之以恒的追求。
地址: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乘车线路: 乘坐103路、104路/快、420路、803路/快、814路、201路(夜班车)、211路(夜班车),到新东安市场北门站下车[1][2][3][4][5]
[6]
院长简介:周予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会长,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曾荣获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称号,曾二度荣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1978年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曾任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2004年起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
进入中国儿艺后,成功将中国儿童剧场四楼排练厅改造成立“假日经典小剧场”,成为北京第一个专业的儿童剧小剧场。成功策划了“中国儿童戏剧演出季”、“仲夏童话梦”等大型儿童戏剧演出项目。成功发起创意并带领中国儿艺制作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戏剧作品,其中包括感人至深的亲情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中瑞合作家庭音乐剧《皮皮·长袜子》、中日合作《小吉普·变变变》和《三只小猪·变变变》、邀请悉尼奥运会导演之一彼得执导《十二生肖》、首次与“童话大王”郑渊洁展开合作创排“皮皮鲁、鲁西西系列”儿童剧、首次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为题材创作神话舞台连续剧三部曲等近20部颇具影响力的儿童剧新作品,是保证中国儿艺新时期儿童戏剧作品艺术质量的“把关人”。在引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创作方向上,广泛开展对外推广,扩大中国儿艺影响力,策划安排中国儿艺50多年来首次走进西藏为藏区孩子演出;积极开展中外交流,组织中国儿艺多次赴日本和韩国演出、首次赴越南演出。中国儿艺为2008年四川震灾后第一个出现在灾区的中央直属艺术院团,2009年首次走出亚洲赴澳大利亚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