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氏穴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毕氏穴蝰

毕氏穴蝰(Atractaspis bibronii)

分类:有鳞目---蛇亚目---新蛇下目---穴蝰科---穴蝰属

分布:非洲中部和东南部。干旱灌丛,草原和半沙漠地带。

体长:50—70厘米。

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毕氏穴蝰身体细长,有细小而光滑的鳞片,头部钝圆,下颚短小,上颚突出呈鸟喙状,眼小,瞳孔圆形,尾部末端有锥状刺。全身黑蓝色,腹部土白色。此蛇行动迅速,性情暴躁,有很大的前沟毒牙,准备袭击时颈部立起,而头部向下弓,好像弯着腰,嘴不用张开,毒牙就会从唇间露出,用侧向运动方式攻击敌人或猎物。营半陆栖半穴居生活,吻部和尾部的硬刺用来挖掘洞穴,供其白天藏身,夜间出来活动,穴蝰科是蛇类中一个很小的科,包括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16种毒蛇,它们和蝰科没有关系,而是游蛇科的远亲。

食物:小蜥蜴和鼠类,也捕食蛙类。

毒性:剧毒,被咬后非常疼痛,注射抗蛇毒血清后也很难减轻症状,但死亡率不是很高,不过也是十分危险的蛇类。

繁殖:卵生,每次产6—8个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