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村

南阳王村王村乡位于南阳市境西部,东连靳岗、武侯办事处,西与镇平县彭营、遮山相接,南临潦河镇,北靠安皋镇。总面积50.1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73个自然村。2005年全乡总人口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777人,非农业人口812人。汉族居多,还有蒙、回等兄弟民族,乡政府驻地王村铺,在南镇公路西侧,距市区11.7公里,1981年改建为王村乡。该乡西临潦河,东依岗坡丘陵,南北狭长。西部偏低,海拔130米,北部较高,海拔150-200米。耕地面积2826.7公顷,大部分为黄胶土和黄老土。西部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产丰富。过境河流有两条:一是潦河,北由柳湾村入境,南从大井村流出,段长7.5公里;二是沐垢河,源出磨山南麓,南经郑岗村出界,段长5公里,均属常年性河流,历史上夏秋两季沿河屡遭洪涝。1958年,彭李坑,打磨石岩水库建成后,水患消除。水利灌溉设施有王村干渠,上乘潦河,引水流量2秒每立方米,柴庄村西有渠首,筑有柴庄坝。另有支渠、机灌站和机电井,渠系配套完整。312国道、南镇公路串乡而过。焦枝铁路、宁西铁路横贯南北,交通便利。

文物古迹有古吕城,西周穆王时吕侯仁司寇,作吕刑,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法典。另有石兽,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王村乡依托近郊优势,在退耕还林区构建了南阳市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沿岗十里绿色生态屏障。王村乡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以打造近郊旅游休闲娱乐名牌为宗旨,强力引进资金,北筑姜太公故里,南建西墅农耕园。止目前,姜太公故里申报手续基本完善,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一些小型配套建筑基本结束,2006年上半年已对游人开放;西墅农耕园占地260亩计划投资800万元;计划建别墅20栋,目前已完成投资380万元,建成别墅7栋;餐饮部修建装修40间;鱼塘3亩,透绿围墙500米,高标准硬化路面2.6公里,30亩的采摘园5个品种已植齐,各种风景树栽植2600余株,一些基础设施已完备,基本达到开放标准,2005年年底局部开放,接待少量游客休闲住宿,2006年下半年就可全部实现休闲、观光、采摘、避暑四位一体的观光群。

酉阳王村王村

[千年古镇--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曾为酉阳县冶所,史称"酉阳雄镇"。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多年交战媾和,缔结盟约,划疆而冶,铸5000斤铜柱为证。千余年来,"溪州铜柱"屹立在猛洞河边,默默见证和记录着土、汉文化交流的历史。

王村得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鄂沪,又为"楚蜀通津";现在则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作《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

芙蓉镇踞酉水北岸,鳞次栉比的土家吊脚楼依山逶迤,从河岸,重重叠叠,直贯山腰,形成五里长街。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岁月流逝,将它们磨出一层清冷的光泽……

上饶王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境内,七沙公路、上广路和二上国防线交叉处,交通便利,距离市区只需5分钟的车程,穿行于七沙公路上的农村客运要经过这里。王村毗邻朝阳乡十里村、许家自然村,以潘岭菜场为中心的王村集镇已初步形成。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太白镇境内,潘村村委会王村村民组,人口约300余人,1970年前从婺源县段莘乡水库移民而来,全村以王姓为主,40年来村民文化,收入,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已成为当地水活水平较好的自然村之一。勤劳,节俭,苦干是全村人最大的特点。

电白-旦场-王村位于广东省电白县旦场镇西南方境内,向北3公里处便是横跨粤西的325国道,该村与周围村庄修有水泥路,交通便利。电白县旦场镇王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村中大部分人以邓为姓氏(是闽南群落),讲的方言是黎话(电白的三大方言之一),人口有四五千。

王村
王村大道

王村近年来的乡村建设取得很大的发展,村内修有宽敞的水泥路,家家户户住上新楼房。村内有加油站,初具规模的菜市场,各种各样的杂货店。最近几年来,逐渐出现了几间超市。王村的教育和休闲设施在各方的资助和努力下,也有很大的发展,历史悠久的王村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王村人,如今已幡然一新,村内新建有文化广场。

王村
王村文化广场

王村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乡村。该村的北部即北葛岭有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窑洞,里面有战士们留下的刻字:“毛主席万岁!”地理位置也很优越,向南通过乡村道路经过青福、青潭尾,就是辽阔的出海口,面对着浩浩的西太平洋——南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