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4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4辑)

作者:刘纲纪

ISBN:10位[7563331778]13位[978756333177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日期:2007-03

定价:¥16.80元

内容提要新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世纪。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审美实践和艺术活动将向着一个更加多姿多彩、更富人文诗意的境界发展。我们深信:只要坚持面向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进行美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

钱中文:美学:面向原创精神,面向现实与人

[美]J.希利斯·米勒:许诺、许诺:马克思和德曼的关于言语行为、文学和政治经济学诸理论之异同

[美]加布里埃尔·施瓦布:政治无意识的主体:对詹姆逊的反思

王杰: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与理论

毛崇杰:后知识分子/话语生产/历史总体——关于新世纪“文化与美学”的思考

胡经之:面向当下现实——发展当代文艺学的必由之路

蒋述卓李自红:21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

林宝全:全球化与文学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聂运伟:马克思美学思想研究史述略

王杰海力波: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彭富春:人的区分与美的规定——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

[美]亚历山大·格雷:滑动的商品:商品拜物教与瓦尔特·本雅明的物质文化异化

张玉能: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

成复旺:审美、异化与实践美学

刘清平:对象化的美与人自身的美——马克思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比较和整合

李志宏:亟待弥补的忽略: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认知美学再论

蒋济永: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与后殖民身体改造——五十年代以来人物身体的美学含义

孙伟科:历史缘起与功过得失——五六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方法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应用

简德彬:“东方马克思主义”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