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篆法百讲

作者:李刚田
ISBN:10位[7540114436]13位[9787540114435]
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定价:¥38.00元
内容提要童话与其说是给孩子们看的,不如说是成人捡回某种丢失的东西。
这是一册真正送给成人的童话。我希望能够用我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给人们在紧张之余以某种淡淡的慰藉。
目录总序李刚田
绪论篆刻篆法概述
漫说篆法正误
二说篆法正误
三说篆法正误
四说篆法正误
五说篆法正误
六说篆法正误
七说篆法正误
八说篆法正误
九说篆法正误
简化字入印之一
简化字入印之二
简化字入印之三
金石文字入印
楚简帛书入印
九叠篆
元朱文印的篆法
甲骨文入印
行草书入印
汉印篆法
玉印篆法
有序与无序
楷书入印之一
楷书入印之二
鸟虫篆印的篆法
独字印的篆法
白文与朱文
来自民俗的启示
选篆与用篆之一
选篆与用篆之二
和谐之美
不均衡中的势态美
艳丽流动的美
天然稚拙之境
形质与情性
纹饰之美
对比之美
错落之美
龟鹤花英之类
简古之美
装饰之美
古调新弹的美
攲侧之美
画龙点睛之笔
篆法呼应之一
篆法呼应之二
融会贯通之一
融会贯通之二
篆法的自然虚实
篆法方圆之一
篆法方圆之二
轻重变化的节奏
纵横对比之势
移位挪让之法
篆刻中的时序之美
印面上的悬念
计白以当黑
刀法与篆法
吴昌硕的篆法
黄士陵的篆法
齐白石的篆法
……
书摘楚简帛书入印
“印从书出”的理念确定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从书法中发现可转化人印的素材,又如何转化使之成为篆刻艺术的语言。相对来说,金石文字与篆刻血脉相通,铸或凿在金石载体上的文字,一般都比较庄重认真,这与玺印形式有共同之处。金石文字的载体材质与印章相近似,其线条的艺术质感略同,与篆刻的血缘关系较为密切,所以金石文字转化入印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而手写体的文字,如战国楚简帛书、秦汉简牍文字、“二王”行草书、唐宋诸家行楷书等,入印就非常难。一是手写体的自由感与以静态为主的方寸印面之间有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二是手写体的线条质感与篆刻线条相去甚远。但尽管其难,篆刻家们仍然乐此不疲,一旦将手写体的书法之美成功地转换入印,就会开辟出一个新天地,创造出传承篆刻样式中所无的新貌,所以努力尝试把手写体的文字转换入印,对篆刻家还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尤其是在今天所谓的“展厅时代”,作品形式不断变化出新之时,这种尝试就更显示出其价值。
然而这种艺术创作的试验也并非都是成功的。我们看清人张燕昌所作“翼”、“之”(图1)两面印,作者在边款中说是观宋人飞白书石刻而作。试图把飞白书引入印面,就像把松柏树与杨柳树嫁接一样困难,二者有着不同的基因,相互有着排异性。今天看来,张燕昌的这种尝试只不过是一种求新的游戏,并未真正进入篆刻创作之中,女篆刻家谈月色把宋徽宗的瘦金书拿来人印,刻成“业净山房”(图2),但怎么看只是把纸上的书法原封不动变成石上的书法,并没有篆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