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
【注音】túshǔchūbǎn
【释义】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以及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包括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并通过印刷发行向社会出售的活动,俗称“出书”。或者说,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的出版活动。
在我国,图书出版是执行许可证制度的。“图书由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图书出版单位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取得图书出版许可证。”
根据2008年02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还有一些制度要求:首先是编辑责任制度,“图书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图书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还有资格准入制度, “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以及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图书出版实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涉及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选题,应当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选题备案管理的规定办理备案手续。未经备案的重大选题,不得出版。”再有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图书出版实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图书出版单位的年度出版计划,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该管理规定还明确了,“图书使用语言文字须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律规定。
图书出版质量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图书出版质量的管理规定。”等事项。
图书出版[2]管理增效。与08年同期相比,市内各图书出版社09年1至2月销售收入(实际码洋)均有较大增长;但受教材教辅市场调整、前期高位纸价等影响,利润下降。目前,各社以管理增效为首要任务,努力扩大销售、减少成本、防范回款风险,提高渝版图书市场占有率,把销售收入转化为利润。
五、印刷企业加快转型。09年1至2月,市内部分出版物印刷企业收入、利润比08年同期下降6%至15%。主要原因是,08年以来人力、纸张等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回落评论此篇文章 (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 (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有限,印刷企业仍在化解压力。金融危机强化了沿海印刷产业内迁趋势。市内印刷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有的实施技术改造,有的开拓商业印刷市场,有的招揽沿海返乡的技工人才。
受访单位建议:一要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谋划,对潜在影响估计充分,抓住文化产业往往逆势发展的规律,创造条件化危为机,谋求率先振兴;二要落实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把普惠性政策宣传到位、贯彻到位、服务到位,给予企业实际帮助;三要加大对全市性文化活动的投入,鼓励市民文化消费,以繁荣市场、推动发展。
中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现状
近几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一直保持着正增长趋势,2007年图书零售情况同比去年上涨了10.41%。2008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6.26%,增长幅度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另外在2008年上半年市场销量前500名图书中,有84本为引进版作品,同比有所减少。
2008-2010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将不断上升,精神层面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对图书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图书出版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中国图书发行和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民营和海外资本接踵而来。图书出版发行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中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如:高库存制约着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豪华图书舍本逐末、选题平庸重复出版、盗版图书出版屡禁不止、图书出版发行市场竞争混乱、图书出版结构不合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出版发行企业努力做出调整,社会各界做出相应的努力,取得不错的成效,使得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