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政法院校必修课程学习指导丛书1-法理学

作者:丛书编写组
ISBN:10位[7562029903]13位[9787562029908]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日期:2007-06
定价:¥21.00元
内容提要《高等政法院校必修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是一套针对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策划的,以法学基础知识精解、堂习方法、配奎翌墅为主要内容的同步学习指导用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从某种角度讲,本丛书可以说是一套简明法学教材。
目前,全国接受不同层次法学教育的人数众多,且法学教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面对各类篇幅大、内容广的法学教材,不少人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考试时摸不着方向,确实下了工夫,却因不得要领而事倍功半。编者认为,不管使用何种教材,不管内容篇幅多大,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这个关键内容,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本丛书完全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出发,总结、归纳、整理概念、原理之下的相关知识点,为在校生期末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提供知识体系保障。我们坚信,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知识,就相当于掌握了教科书中最基础、最精华的部分,面对各种考试,就能应对自如,顺利过关。
编辑推荐以基础求贯通,基本概念与原理助你触类旁通;以经验求成功,名师李永军教授与你分享学习心得;以习题求巩固,期末考试、考研、司考真题帮你举一反三。
目录第一编法的概念
第一章绪论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法的现象与本质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法的价值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法的特征、要素与程序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法的功能与作用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法与其他社会规范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编法的演进
第八章法的演进概述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第九章法的起源
◆内容提示
◆基础知识图解
◆重点知识讲解
◆配套习题
◆参考答案
……
第三编法的创制
第四编法的实施
书摘二、法律与习俗之间的相互作用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共同信守的习惯和风俗。习俗和法律一样,都是社会规范和社会调整手段,都担负着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们在社会调整系统中所占的地位有所不同,而且法律和习俗作为两种社会控制手段,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习俗对法的作用。
(1)习俗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习俗经国家机关认可,赋予其法律效力,便上升为法律,即习惯法。在法律发展的早期,习惯法是最主要的法律渊源;在现代社会,习惯法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国家认可习俗有两种方式,即明示认可和默示认可。明示认可是指国家机关以立法性文件的形式确认习俗的法律效力;默示认可是指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将某些习俗作为处理案件时依据,从而在事实上赋予其法律效力。
(2)习俗对法律的实施有重要影响。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不同的习俗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合理的、合法的习俗推动人们选择合法行为方式,从而有利于法律的顺利实施;反之,不合理的、不合法的习俗则推动人们选择违法行为方式,从而阻碍着法律的有效实施。
2.法对习俗的作用。
(1)法律对合理的、合法的习俗有确认和保障作用。如前所述,合理的、合法的习俗往往会受到国家机关的认可,从而获得法律效力。一种习俗一旦上升为法律,其权威性和强制性就会大大增强,遵守这种习俗就不仅是人们的习惯义务,而且是人们的法律义务。因此,这种习俗在实施上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2)法律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习俗有否认和抵制作用。国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同各种社会陋习进行斗争。但是,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为的惯性和必然性,法律也往往对它无可奈何。因此,纠正不良习俗,主要要靠引导,不能动辄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