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辨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方剂辨证,是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之一。

方剂辨证可追溯到《伤寒论》的“汤证”。汤证,即方证,是证候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某方剂所针对治疗的证候,是用方的指征和证据,以方名证,故名方证。通过辨析方剂主治之方证而进行的辨证方法即方剂辨证。这种辨证方法的优点是:若方证相应,则效如桴鼓,但缺点是不如其他辨证方法之灵活机变。我国至宋以后,中医药学受哲学上思辨之风的影响,这种辨证方法远不如其他辨证方法盛行,而相反在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吉益东洞却极为强调方证,我国在晚近,才有名老中医刘渡舟教授提倡“方证相对”论之说。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冯世纶、朱邦贤、邢斌等方剂辨证有较深入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