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上官村
地理位置:上官村位于长垣县城西北12.5公里,樊相镇西4.5公里处。北与滑县的瓦岗乡接壤,其它与本乡的张新店、王新店、李新店、八黑马寨 、大张庄、青岗集、北成功比邻。
面积:总面积3.23 平方公里 耕地总面积2956.1亩,其中菜园地720亩,人均耕地面积1.02亩
人口:居住村民786余户,共2882口人。下属12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006年年总产值1120万元,人均4000元,2003年实现了小康村,为长垣县中等水平的村庄。
气候:上官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农用价值较高.
上官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上官村人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特别是上官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与大自然拼搏和抗争中得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上官村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数十年来,上官村经济发展有着曲曲折折的经历和风风雨雨的考验。
经济 在货运方面,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官村运输业发展很快,从事运输业的村民已有35户,运输车辆38辆,总吨位650余吨,其中大吨位车辆18辆,常年从事运输业务,为我县我村的工农业生产服务,每年可为上官村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
医疗卫生: 解放前上官村没有医疗机构,也没有像样的医生,村民得了病,有条件的到乡镇请一个乡医(中医)诊治。有的则用土单验方医治,有的看“端工跳大神”(迷信疗法),就是这些土郎中,神汉道姑,一般村民也是请不起的,多数情况下都是靠不花钱的土方治疗,土方治不好,那就只好硬拖硬抗了,或者在家挺着,是生是死听天由命了。所以,在今天看起来很一般的疾病,像感冒、痢疾、泻肚、疟疾、小红伤,在那时候都经常要人的命。
到了20世纪30-40年代,,村里有了一名兽医名叫穆保恒,,村民一般有点小病,如头痛脑热、腰疼退疼、伤风感冒都找他医治。一有稍微重点的病就得到青岗村找龙步云先生看病,或是到更远的地方去请先生。1953年,上官村有了田凤印医生,田医生原在国民党军队任少尉医官,有一定的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群众都乐于找他看病。后来由于受泛政治化的影响,一直得不到启用,只能凭个人的一技之长和对上官村百姓的一点爱心,为村民们解决一些疾病之苦。到了1956年村里又有了王玉科、李永安两名乡医,在他们的带领和帮助下先后又培养了几名卫生员,上官村第一次建起了卫生所
1959年,上官村卫生所进一步扩大,新增加了一些医务人员,地点设在大队临街房,医务人员归上官村大队,业务归樊相公社卫生院领导。村民患了常见病治疗不出村,还能动一些外科小手术,社员看病感到非常方便。在防重于治的原则下,上官村广泛开展防疫宣传教育,采取了各种有效的防疫措施,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截至到1975年,在上官村消灭了伤寒、天花,1985年消灭了疟疾,1995年开始,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癖、麻疹、乙肝,实行免费防治,其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由于上级的重视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80年代以后,大的流行病从未发生过。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减少,脑、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逐年增加。随着改革开放,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淋病、尖锐湿疣在我村又有所抬头。从1959年至1994年的30多年里,在卫生所工作过的医生先后有田凤印、王玉科、李永安、穆保生、田喜文、李荣芝、李自然、崔志华、穆天富、司凤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集体经济开始向个体经济过渡,上官村的医疗机构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医务人员开始个体行医。1982年8月,王玉科率先在上官村建起了第一个个体诊所。1994年1月,上官村卫生所撤销,原来的医务人员在村里建起了好几个个体诊所。1994年3月,穆天富诊所开业,1994年11月,李存利诊所开业,1996年6月,司欣然诊所开业。由于这些个体诊所分布广泛,药品齐全,有一定的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而且为全天候候诊,村民看病感到非常便捷。尽管这些个体诊所跟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对上官村的医疗改革,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带来了许多不便。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医疗事业发展相适合的医疗机构。2003年10月,村委会将三个个体诊所合为一体,重新成立了上官村卫生所,为上官村医疗改革打下了组织基础。
二、合作医疗
看病难、农民看病更难!”这是当前令9亿农民心忧的一个现实问题。村民们说得好,“没有健康,哪来小康”。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缓解村民的医疗困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上官村全面实行了合作医疗。那个时期的合作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资金来源以集体经济为主,以社员集资为辅,即:生产从集体积累中为社员每人每年支付5元,大队拨款3元,社员个人每年从分配中扣除2元。大队将上述款项划拨到村卫生室,统一掌握使用,社员在本大队卫生室看病不付现金,这是一种集体与社员形成的合作医疗制度。尽管资金不多,医疗条件也不太好,可社员们看病就医却感到非常方便。
到了70年代,上官村农村的合作医疗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员看病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即病即看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社员群众。这对于解决当时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以及有效保障上官村社员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通过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上官村人口平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国家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培养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三大法宝”。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上官村合作医疗同全国一样出现了严重滑坡,重新出现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据卫生部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重下降为6.5%。2003年,国家为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又重新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上官村在上级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下,全村2882口人全部参加了新的合作医疗。新型的合作医疗是:村民每人每年拿出10元,国家补贴每人每年40元,由县、乡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掌控,村民一旦得了重病到指定的医院就诊所需要的费用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可报销50%。这对于得了病而又看不起的村民来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三 、妇幼保健
1、 普及新法接生,建国前村民生活贫困,加之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生孩子无保健措施,产妇与婴儿死亡率高。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卫生。1955年3月,长垣县政府举办第一期接生员培训班,上官村派有接生经验的老接生员李守荣参加了培训学习,结业后回到本村配合妇女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和旧法接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危害,新法接生逐步被广大村民所接受。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的全面开展和普及,村民们对生育问题更加重视。70年代后期开始,所有临产孕妇全部住院生产,确保了母子平安。
2、 防疫与儿童计划免疫,建国前,对儿童没有系统的防疫和健康保护措施,只是在每年的春季由乡医对新生幼儿初种一次牛痘,少数儿童接受二次种痘。1951年和1952年春季,长垣县开展全民性普种牛痘,上官村村民积极响应进行接种。1952年还对部份易感人群接种霍乱菌苗、鼠疫疫苗、四联菌苗(霍乱、伤寒、副伤寒、AB)。1957年增加伤寒、副伤寒、乙脑、百日咳、白喉等生物制品接种。1958年开始对儿童接种卡介苗。
1979年,国家对儿童预防接种初步实行计划免疫,上官村计划接种生物制品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炭疽、乙脑、牛痘、脊髓灰质炎、麻疹等。
1980年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对各种生物制品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接种。上官村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对7周岁以下儿童以三联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牛痘苗、麻疹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价苗等基础免疫制品,全面实行计划免疫。
80年代开始,上官村每年都组织对学龄儿童及学龄前幼儿进行健康查体,对查出的贫血、蛔虫、砂眼、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都及时进行治疗,在小学统一发放驱蛔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村民群众生活大大提高,对儿童的各种保健措施也更加完善。
3、妇女劳动保护,1958年,上官村大队开始实施妇女劳动保护措施,推行妇女月经期、孕期、哺乳期三期劳动保护,要求各生产队在农忙季节妇女参加劳动执行”三调三不调”。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由妇女队长负责妇女劳动力的调配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对妇女健康非常重视,结合计划生育工作,上官村每年都定期为育龄妇女查体,有病治病,无病预防,使妇女病得以及时治疗,有力地保证了妇女的身体健康。
四、环境卫生
建国初期,长垣县人民政府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伟大号召,在全县掀起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实施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层层成立了防疫委员会、防疫小组和群众性的防疫队伍。当时,上官村也成立了防疫组织,培训防疫人员,组织群众游行示威,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1956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毛泽东主席提出的“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号召,掀起了以“除四害”(苍蝇、蚊子、麻雀、老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全民动手消灭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为降低四害密度,落实防病措施做出了努力。1957年,国家调整了“四害”内容,将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列为省二类保护鸟类)增加了臭虫为“四害”之一。由于上官村没有臭虫,就把跳蚤作为“四害”进行灭杀。1958年,上官村大队贯彻以生产为中心,坚持标本兼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方法,发动群众,清除垃圾,改良厕所,改变环境卫生,消灭蚊蝇孳生地。进入60年代,上官村大队以积肥为中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管好栏圈,成为爱国卫生运动坚持经常的工作任务。进入80年代,将爱国卫生运动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1995年,村委会对村里的主要街道进行了彻底改造,由原来的土路面改为柏油路面,修建了桥涵和排水道,街道卫生实行分段清扫责任制,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对表现好村民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差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
2002年,新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特别重视村民卫生和健康,对村里的环境进行了根治,清除了垃圾和杂物,疏通了排水沟和下水道,对道路两旁的墙壁进行了粉白,既改善了卫生条件,同时又改变了村容村貌,呈现出一派新农村景象。
上官村网址:http://www.cysgc.cn/ 上官村网站的建立,开辟了上官村网络文化、网络通讯、网络教育的新纪元。上官村建村1400年来,拥有和发展自己的互联网绝无前有,就是在长垣县的历史上,建立农村网站也是独具一枝。因此,有“长垣农村第一站”之美称,倍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深受广大网民特别是上官村村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