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伞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鬼伞菌
鬼伞菌

鬼伞菌又名野蘑菇。为竞争性杂菌,其主要是与草菇菌丝争夺养分导致草菇减产。

鬼伞菌分小鬼伞和大鬼伞两种。两种鬼伞产生的原因都是采用了陈旧或受潮霉变的材料,材料没有经过彻底的高温杀菌,鬼伞孢子没有被杀死所致。通常鬼伞的生长周期比草菇要短,一般在草菇播种后第8、9天即形成子实体。特别是大鬼伞当其伞体凋谢后产生大量的墨汁,污染草菇菇体,影响草菇的外观。

这种菌主要产生于温度过高的培养料中。因而在堆制培养料时,首先选择无霉变的原料,同时调整好碳氮比,避免含氮量过高,当游离氮含量过高时,要用甲醛进行处理;其次在发菌阶段切记不要使料温过高,避免病菌的产生。菌床上已经出现鬼伞菌,应立即拔除干净,随后通风降温,待室温下降后,病菌便自行消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