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占元
一、烟台开发区康达食品技术咨询中心主任男,1942年10月出生,河北省平泉县人。烟台开发区康达食品技术咨询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又名程润达。1968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1985年被接纳为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学会会员,1988年5月被商业部命名为豆制品专家。在食品工程诸多领域的工艺和设备的理论实践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在豆腐、植物蛋白饮料、大豆分离蛋白、二氧化碳超临界法提取玉米小麦胚芽油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居领先地位。兼通机械、北工、制冷、中医、文史,博览儒、释、道三学。六七十年代,在全国首创了水力真空喷射泵的低位安装法;设计制造的三头自动镗床精度达万分之一毫米;研制成功高温糖液冷却成条机,获1979年山东省商业厅科技成果奖。1984年发明曲链传动,研制成功新型转向传送机,最小转弯半径仅3厘米,达到同期美国先进水平,《中国食品报》、(科技信息》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1989年至1991年,在河北省承德露露集团公司任工程师,解决了该厂杏仁露饮料的稳定性和原料杏仁脱苦问题,使杏仁露产量由每年三千吨猛增到五万吨。九十年代初用鹿鞭、牛鞭、狗鞭等作原料研制成功的滋补保健饮料“三春露”,获1994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新产品科技奖。主持筹建过罐头厂、乳品厂、葡萄糖厂、葡萄酒厂、保健饮料厂、浓缩果汁厂、酿造厂、冷藏厂、饼干厂、淀粉厂、速溶豆粉厂、大豆分离蛋白厂等数十个食品企业。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曲立文豆腐研究’、“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研究’、“关于豆腐黄膜生成机理的探讨”等,均被美国权威杂志《化学文摘》收载,存入美国国会图书馆。1987年参与了国家食品专业标准的起草和审定工作;撰写了《中国调味食品技术实用手册》的豆制品部分。1995年被国家科委确认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编入《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1997年被香港新时代国际文化出版社编入《中华科技精英大典》。1999年被编入《世界名人录》。二、四川省中医现代化研究会会长侯占元(1926~2004),男,河北省武安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1949年从事医务工作。1946—1947年在北方医学院六纵卫生部接受野战外科培训。历任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助理医生、外科军医、军药股长兼手术队长等职。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中,均曾立功受奖。解放后,任涪陵军分区军药股长,兼教育股长及卫校教员,四川省军区直属门诊部主任助理,兼内科军医。1953—1956年,参与筹建并任成都中医进修学校教务副主任、诊断学教师,参与了成都中医学院的创办。历任学院高级西医研究中医班副班主任兼教务科长、医学系主任、教务处长、副院长。1983年任学院顾问,1951年晋升主治医师,1982年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级研究班学习半年,1987年晋升研究员。曾任四川省第二届科技顾问团顾问、省科协委员、市科协常委,兼任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中医现代化研究会会长,省科委生物医学开发中心中医工程首席客座研究员,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仲景国医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名誉顾问等职。
参与了高等中医教育创办以及教材建设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建设的许多工作,参加了中医事业改革发展的多次重大会议。研究中能抓住中医事业发展中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提出有创见性的建议,是国内著名的中医问题研究的倡导者和硕果累累的专家。
积极倡导并一贯重视开展中医教育研究,早在1962年,即提出“中医教育要早临床、多临床”的经验。长期担任《健康报》《光明日报》通讯员,为中医事业鼓与呼。在政策研究方面,先后发表“试论中西医合流”(《广东中医》,1959),“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祖国医药学”(《中医杂志》,1965)等论文多篇。
对中医事业和学术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多样化人才培养体制,中医人才结构,发展临床学科,基础学科分化,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等。1985年卫生部中医司召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正式采纳了他的意见,成立了中医基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课题负责人,1991年承担四川省科委
课题“凉山彝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研究”。
主编了《中医问题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主审《中医病因病机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撰写专著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