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达摩岩

达摩岩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狮峰顶,始建于宋,代有修葺,是安溪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安溪达摩弟子在狮峰山设坛供奉达摩,始名狮峰寺。后人为纪念达摩,易名达摩岩。初,庙宇辟三门,重檐歇山式建筑。因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破坏,曾是一片荒芜。近年村民按原来规模重建,并保留古代的柱础、水槽、舍利塔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题“达摩岩”三字。

今寺旁尚存“达摩岩”摩崖石刻三字,每字高1.5米,宽1.2米,楷书阴刻,左边镌刻“淳熙十三年”,是安溪县境内最大的宋代石刻。

摩崖石刻下有一棵“三色树”,高10余米,树围2.5米,长松皮,生柏叶,结枫蕾。“三色树”下有清泉一股,旱不凅,雨不涨,四时不竭,泉水清洌。狮峰岩顶有一危石,称出米石。山巅石桥边一石笋上,刻有“独秀峰”三字,亦为宋代石刻。

达摩岩

1995年7月14日,达摩岩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