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蔽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音 fú yún bì rì

释义: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一: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出处二:

《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示例:二十年来是与非,一生系得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后绽春蕾。

——陈毅《赠同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