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禅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福州南禅寺
南禅寺遗址

福州南禅寺的建成于五代梁乾化年间(912年),为福州四大禅寺中建寺最晚的。

《闽都记———梁夹城图》有载,闽王王审知筑夹城时,东、西、北三城门外已有东禅寺、西禅寺、北禅寺存在,唯南门没有禅寺。王审知为改变南郊寺院独缺现状,在今南禅山边,大兴土木建寺,名南禅院,因寺中祀有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南禅院,俗称南禅寺。至此,福州才形成四城门四禅寺的布局,而福州南郊默默无闻的小山也因寺得名南禅山。此地名今日尚在,途经此处的公交线路中还有一个“南禅山”站,现121路等公交车都可以到达。

福州十四中退休教师吴柏棠曾在十四中校志里描述,寺前植有几十株非常高大的榕树,寺院山门掩映在绿树枝叶之中,寺院山门两旁立着四大金刚,大雄宝殿塑有三清佛祖,一应设施与今天西禅寺相仿。

按吴柏棠老师考证,1904年,一帮教育救国者,借南禅寺院开办“福州私立开智学校”。

1917年左右,台江发生特大火灾,南禅寺亦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后来重建时,庙地建起了西洋式的“私立开智学校”(后改名福州十四中学)校舍,从此南禅寺就消失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