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十星叶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葡萄十星叶甲

葡萄十星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葡萄金花虫、十星瓢萤叶甲。寄主为葡萄、柚、爬山虎、黄荆树等。

为害特点

成、幼虫食芽、叶成孔洞或缺刻,残留1层绒毛和叶脉,严重的可把叶片吃光,残留主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2毫米,椭圆形,土黄色。头小隐于前胸下;复眼黑色;触角淡黄色丝状,末端3节及第4节端部黑褐色;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布有细点刻,鞘翅宽大,共有黑色圆斑10个略成3横列。足淡黄色,前足小,中、后足大。后胸及第1-4腹节的腹板两侧各具近圆形黑点1个。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表面具不规则小突起,初草绿色,后变黄褐色。幼虫体长12-15毫米,长椭圆形略扁,土黄色。头小、胸足3对较小,除前胸及尾节外,各节背面均具两横列黑斑,中、后胸每列各4个,腹部前列4个,后列6个。除尾节外,各节两侧具3个肉质突起,顶端黑褐色。蛹金黄色,体长9-12毫米,腹部两侧具齿状突起。

生活史及习性

长江以北年生l代,江西2代,少数1代,四川2代,均以卵在根际附近的土中或落叶下越冬,南方有以成虫在各种缝隙中越冬者。1代区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上旬进入盛期,幼虫沿蔓上爬,先群集为害芽叶,后向上转移,3龄后分散。早、晚喜在叶面上取食,白天隐蔽,有假死性。老熟后于6月底入土,在3-6厘米处做土茧化蛹,蛹期约10天,7月上中旬羽化。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经6-8天交配。交配后819天开始产卵,卵块生,多产在距植株30厘米左右土表,以葡萄枝干接近地面处居多。8月上旬-9月中旬为产卵期,每雌可产卵700-1000粒,以卵越冬。成虫寿命60-100天,进入9月陆续死亡。2代区越冬卵于4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羽化,8月上旬产卵,8月中旬孵化,9月上旬化蛹,9月下旬羽化,交配及产卵。以卵越冬,11月成虫死亡。以成虫越冬的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并交配产卵。

防治方法

(1)秋末及时清除葡萄园枯枝落叶和杂草,及时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卵。

(2)震落捕杀成、幼虫,尤其要注意捕杀群集在下部叶片上的小幼虫。 (3)必要时,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0%氯马乳油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2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