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形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日常生活上的“行为”也是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生物学意义的“行为”(behavior),指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哲学意义上的“行为”action,指一个主体作了什么。强调行为的合理性和目的。

形象宣传专家孙嘉先认为,管理科学上的“行为”主要具有目的性、程序性、能动性、可度性。“行为”是有目标的、有计划的、可以加以组织、控制的行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能动、可以评价、测度的活动。

行为形象是一个组织所有工作者行为表现的综合,是组织制度对所有员工的要求及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再现等。

行为形象是一个组织的特征、理念的外化和表现。它通过各种行为或活动将组织的理念加以贯彻、执行、实施。

行为形象的构成:

组织内部——环境、员工教育及员工行为规范;

组织外部——公共关系、服务活动、宣传活动

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一切行为都是这个组织形象宣传的符号,这些动态的行为因素传达组织的特色、理念和品位,塑造着组织的形象。

因此,行为形象建立的途径主要是:

通过组织内部的制度、管理与教育训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习惯化;

在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活动中,体现出一定的准则和规范。

通过有利于社会大众认知、识别的有特色的活动,塑造组织的行为形象,并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统一,构成良好的整体形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