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足盘

【注音】:gāo zú pán

高足盘的器物我们平常比较多见,在六朝时期已经有了青瓷刻花的盘子,以后陆续出现了白釉、黄釉、绿釉等单色釉盘。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青花、斗彩、五彩、粉彩装饰的盘子,盘子的品种就更加丰富了。盘子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还有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等等。高足盘最早见于隋代,古时候有人把它叫做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盘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比较直也比较浅,盘心多有团形小印花及阴刻圈纹,一般多为青瓷制品。到了清代中晚期,高足盘这类瓷器突然多起来,但是清代高足盘的器型与隋代却大不相同,盘壁多为弧形,盘沿多为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足径较小。品种则多以为青花、粉彩为主。虽然同为高足盘,隋代与清代高足盘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学术界通常认为清代高足盘是由明代的高足杯和高足碗演变而来,似乎与隋代高足盘没有渊源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