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敦五
马敦五(1913—1977年),原名尽伦,双涧马洼村人。
马敦五家境殷富,兄弟七人,排行老二。幼入村塾。民国21年(1932年),双涧小学毕业,考入蚌埠乡村师范后,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5年毕业,回蒙任乐育小学教员。民国27年春,同其弟马彝伦,赴陕北三原县安吴堡西北青年战时训练班学习。同年夏,结业回蒙。组织蒙城青年抗敌协会,任理事会主任(后改称为秘书),创办(前锋报),组织文艺队,宣传抗日。同时还兼任《蒙城日报》编辑。民国28年冬,受组织委派,到立煌(今金寨县)安徽省干部训练班学习三个月,后安排他任板桥区区员(未到职)。民国29年夏,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淮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马敦五先后任民主政府板桥区副区长、顺河区区长。民国30年,撤往津浦路东,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泗宿县
文教科长、民政科长、潘山区区长。民国33年8月,返回路西,任宿蒙县民主政府秘书。民国35年10月,随军西撤豫东。民国36年6月,重返根据地,任宿蒙县副县长。同年12月,升任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
建国初,马敦五先后任蒙城、颍上县县长,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后调任阜阳行署办公室主任、副专员。1956年升任专员。他忠于职,不徇私情,关心群众,反对浮夸.主张实事求是。1960年,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职,监督劳动。1962年,干反复职。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批斗。文化大革命后期,结合为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z月I.8日,因患脑瘤病逝。中共阜阳地委在《悼词》中评他;参加革命三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实事求是,不说空话。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平易近人,为党的事业,贡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