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羌国
时代:
(一)中原朝代:晋朝、南北朝、隋朝
(二)公元:2世纪到7世纪
发,正确的写法应为发达的“发”,现代汉语拼音声调为阴平。根据古代汉语的发音,还可以译写为薄羌 (Bod-rang-skyong-Ljong )。发羌,原为羌人的一支。羌系民族,发源于我们渭水流域(甘肃省南部),发羌作为羌系民族的一支,最早定居在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滨一带,后逐渐西迁到西藏境内,并联合羌系民族的另外一支唐旄羌,在公元101年以今西藏拉萨(古称逻些)为中心建立了羌国,也称唐旄国。
发羌周边还存在几个羌系民族的国家,包括:苏毗国(在唐旄国北,国境狭长),苏毗国以西有三波呵国、西女国(玛域),以东有东女国(西邻苏毗国)、附国(在东女国南)、基拉塔国(古译东辉国,在唐旄国东南,羌属)。
后青藏高原上多数羌系民族为发羌所统一,高原上各支羌系民族融合,建立了以发羌为基础的吐蕃国,吐蕃民族系今藏民族的祖先。吐蕃国存在的时代,还存在另外一个著名羌系民族国家,即黄河上游的西夏国(五代至南宋)。13世纪时,吐蕃、西夏同为中原王朝所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