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余子武( 1901-1944)陆军第62军151师副师长。奉令于湖南衡阳阻敌。八月三日于激战时,肉搏殉国。

余子武是广东台山人,号文波,曾先后肄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东京政法大学。1929年毕业回国后,毅然投笔从戎,将所学用于拯救苍生于水火中。曾参加淞沪抗战及南京保卫战等,1939年七月晋升国民党陆军62军151师少将参谋长。1943年六月调充151师少将副师长,并赴印度参加美国陆军部举办的高级将领训练。

个人履历1944年从印度集训回国后,即参与国民党阻击日军西进的湘桂会战。在衡阳一战中,因受日军偷袭双方短兵相接,余子武手腕中弹,依然举手发令。日军冲上与余子武肉搏,余的后背及腹部连遭重创,为国捐躯。

这次战斗,双方均损失惨重。由于余子武所在部队的英勇作战,阻延了日军疯狂西进的步伐。数日后,部队秘密派遣数名勇士潜入日军阵地,夺得余子武将军忠骸。政府为褒奖其英勇精神,赐予国葬礼遇,其忠骸经由桂林运返粤北,当时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兼部长白崇禧、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等率众公祭于车站。沿途所经各地,国人自发路祭者络绎不绝。灵柩抵达韶关时,第七战区司令的余汉谋亲为治丧,并为其撰写墓表,厚葬于曲江县马坝南郊白芒山麓,极尽哀荣。当时的《中山日报》、《中央日报》均以大量篇幅给予详细报道,对余子武将军的事迹给予很高评价,均许为民族英雄。美国的华文报纸《少年中国晨报》在1946年,还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由余经武撰写的《余故师长子武将军事略》,引起热烈反响。

余子武殉国后,留下发妻、老母及六个孤儿。在余汉谋将军的帮助下,辗转各地,并赴美国定居。新中国建立后,不少人为报效祖国,纷纷回归。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证书,追认余子武为革命烈士。时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凌子谦获悉后,欣然赋七言绝句一首:“一自从戎许国身,八年苦战抗倭军。九州已见中兴日,共表先生为国魂。”今年3月,韶关政府还特地修筑了一条由广韶公路入口处通往余子武墓地的水泥路,让缅怀英烈的人们更容易去参观、凭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