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

1河北新河
区域概况
隶属于邢台市
新河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与南宫市、宁晋县等处相临,地处黑龙港流域。面积336平方公里,人口16.7万人,辖2镇4乡,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邢台市120公里。县治驻新河镇,县城建成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常住人员4万人。
新河县辖2个镇、4个乡:新河镇、寻寨镇、白神首乡、荆家庄乡、西流乡、仁让里乡。
社会发展县城交通便利,308国道穿越城区,神无、新辛两条干线也连通县城,正在修建的青银高速公路距县城不足4公里。县城建成区主要道路五横四纵。五横:堂阳路、新华路、振堂路、新东西路、南环路。四纵:迎宾街、富强街、裕华街、滏东街。已建成道路总长10.64公里,道路红线控制宽度25-50米不等,路网格局基本合理,供、排、照等配套设施健全,路阅 良好。其中,新东西路、南环路正在建设。县城功能分区明确,工业区主要位于县城东部、西部,正在建设的工业园区位于县城西南部 ;县城内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已有一定规模;文教卫生事业较发达,有中学五所,卫生学校、职业中学一所、小学若干所,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等单位。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均为两层以上楼房,建筑物造型优美,布局合理。
历史沿革新河县在历代凡三变;汉至唐称堂阳县,以地处堂水之阳(河北为阳)为名;后晋更名蒲泽县,以地近漳滏、低湿产蒲而名;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升南宫县之新河镇为新河县(因漳河几经更迭,俗有“新河”之称,新河镇即以濒临新河而得名),即以镇名(治所)为县名(据《新河县志》)。
新河县境,春秋时期为晋国地。战国时为赵国辖域。秦代属钜鹿郡。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堂阳县,治在今城关;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9年),析堂阳县地置新市侯国(新莽时称市乐。元光四年国废,元凤五年复封国),均属冀州钜鹿都。东汉时,新市侯国省入堂阳县,又析置经县(今广宗县)。堂阳县初属冀州钜鹿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隶冀州乐城国(延光元年改名安平国,中平元年改郡)。三国、魏时,堂阳县属冀州安平郡。晋代,堂阳县隶属冀州安平国(太康五年改名长乐国)。北魏时,堂阳县为冀州长乐郡。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省扶柳县(今冀县)并入堂阳县,景明元年复置。到北齐时堂阳县废置。隋代,于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设堂阳县,仍治今县城,初属冀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改属信都郡。唐代,堂阳县属河北道冀州(龙朔二年冀州改名魏州,咸亨三年复名冀州,天宝元年罢州为信都郡,至德二年废郡复为冀州)。五代,于后晋时堂阳县改名蒲泽县,属真定府(天福七年改为恒州);后汉时蒲泽县复名堂阳县,隶镇州(恒州改称,不久即改为真定府);后周时堂阳县还隶冀州。宋代,于皇祐四年升南宫县之新河镇为新河县(故城在县西十五里),省南宫县并入新河县,同时堂阳县亦省入为镇(称堂阳镇,即今县城关),属河北东路冀州。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复设南宫县,而新河县省入。元代,于太宗四年(公元1232年)析南宫县地复设新河县,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因水患故城冲毁,遂迁治于今城关,届真定路冀州。明代,新河县隶于真定府冀州。清时改属直隶省冀州。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三年改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划属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8月创建冀南区。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此时,新河县为冀南区之十一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新河县改属冀南区四专区。1947年初,新河县改名振堂县(为纪念董振堂烈士),仍属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振堂县复名新河县,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河县仍为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新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新河县并入宁晋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石家庄专区,新河县境即随宁晋县归石家庄市辖。1962年3月27日,复设新河县,还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继辖新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自然资源新河县域为太行山东麓冲击平原区,全境东西长、南北短,地势呈南高而北低,中间高而东西低,平均海拔25米。属华北地区东部季风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区,年均气温13.6℃,降水量442.6毫米,无霜期215天。县境内有滏阳河、滏东排河、滏阳新河、西沙河等四条季节性河流经过,总长79.78公里。全县有开采价值的浅层淡水面积为21.6平方公里,平水年139万立方米;深层淡水埋深一般在230-350米,单井出水量40-90立方米/时;有丰富的地热资源,1200米深井出水温度达46.5℃。
新河县农副土特产品众多,主要有红枣、皇冠梨、苹果、花生、蘑菇、乳鸽、冻兔等。红枣生产历史悠久,“新河婆枣”被评鉴为河北省“八大名枣”之一,是全国43个万亩红枣基地县之一。果树育苗已形成一定规模,被河北省果林研究所定为“科研基地”,已成为北方地区三大育苗基地之一。新河大棚姬菇已有近20年生产历史,远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地质地貌新河县域为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与交接洼地,是河北平原的一部分,在构造体系上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沉降带。进人中生代以后,特别是进至新生代以来,河北平原又经历了强烈的活动变化,地壳大幅度下降,接受了厚薄不等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堆积物,而形成为今天的地层。新河县域内的厚度在450-530米之间。
从石家庄至济南有一条北西西向的横隆地带,这是地质史上新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横隆带。从中生代白垩纪晚白垩世(距今约9000万年以前)这个狭窄的横隆起内部又发育了一些北东向展布的凸起(地垒)和凹陷(地堑)。最西边的束鹿凹陷内最主要的断裂带为牛家桥一百尺口断裂带,新河县就位于这个断裂带以东。
从整个新河县域来看,这里古河道纵横交错,最古老的古河道尚能见到一些零星分散的沙丘、洼地等遗迹;近期河流故道痕迹则保存较完好。这些古河道的变迁表明了新河县13世纪以来地质变动的剧烈程度。
历史上新河县境内多河道。据《史记·河渠书》载:黄河“至于大陆(大陆泽)播为九河……入于渤海”。又据《地理通释》云:漳河水势湍悍,河徙无常,自周至清流经本域两千多年。境内到明清时代尚有可考故河道7条:即小漳河、葫芦河、绛水、湫河、堂阳渠、漳水、滹沱河。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受古黄河和子牙河水系的影响,洪泛频繁,交互淤积,逐渐孕育而成的地形大体是平坦的,但微地貌类型较多,沙丘(缓岗)、准缓岗、二坡地、河道决口冲成的槽状洼地,以及残存的故河道等皆有。全县总的地势是南高而北低,中间高而东西两端低。县南界的桃园、邢彦、南小寨黄海高程为26__27米;西部的荆家庄和东北部的挽庄为25米左右;中间的郎家屯、秋口、自神首、来远庄等地为26米左右;东、西县界边沿均在25米左右。
民间传说
新河地名,与新河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物传说〗
『刘瑾修筑刘公堤』传说刘瑾是新河县王府村人,曾经在新河城北修过一条高一丈,宽两丈,从新河桃园一至通到天津的刘公堤。明朝万历皇帝和他的母后到南方游玩,走到宁晋县孟家庄,万历皇帝的母后在游玩中,不慎掉入水中淹死。万历皇帝回京城后,让刘瑾到孟家庄为母后修庙。刘瑾为国太修了一座小庙,用剩余的钱,在新河城以北,滏阳河以南,顺河修了一条大埝,这样下暴雨的时候新河就淹不了了,为新河老乡做了一件好事。第二年,到了祭日,万历皇帝去孟家庄为母后烧纸,知道了真相,很生气,本打算治刘瑾的罪,但又想到刘瑾是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也就作罢。后人将此埝命名为刘公堤。
地名传说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了皇上,老想把刘家赶尽杀绝,到处追杀刘秀,在新河一带留下许多民间故事。
『望腾的由来』传说,原来望腾村只有两三户人家,也没个村名。这天,刘秀一个人骑马从村里过,只顾逃命,慌里慌张地把马鞭子掉了。那时候的马鞭子是藤子把儿的,也叫藤鞭。后来刘秀打了胜仗,这个村的人把鞭子还给了他,叫他给这个村起个名字。刘秀接过鞭子想了想说:“既然我把鞭子忘在你们村儿里了,你们村就叫‘忘藤’吧!”后来人们改为“望腾”。
『护驾的由来』老年里,村子稀人少,不象现在村子密人多。有一回,刘秀叫王莽赶得喘不过气来,正发愁没个藏身的地方,忽然见前边有两个小伙子正耕地,就急忙跑过去求小伙子救命。这两个人叫刘秀趴在犁沟里,又用犁翻起土来把刘秀连身子带脑袋都埋住,只露着鼻子眼。埋好后,俩人就坐在牲口一边抽起烟来。不一会儿,王莽带着兵赶来了,见两个人在地里坐着,就问:“你们看见一个人跑过来了吗?”二人忙回答说:“看见了。”王莽可高兴了,急忙下马又问:“是什么模样儿?”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把刘秀的穿着打扮、个头模样儿说了个一清二楚。这时候刘秀趴在土里可吓坏了,心里想,莫非这两个小伙子也想领个赏钱把我卖了?他正想跳出来逃走,紧接着又听王莽说:“我找的正是这个人,往哪儿去啦?”小伙子抬手指了指前边的叉道说:“刚刚往西跑了”。王莽听后,骑上马往西边叉道上追去。追兵走后,刘秀从土里钻出来,给二人作了个揖,问:“二位小弟姓嘛儿叫嘛儿呀?”大的说:“我叫耿纯。”小的说:“我叫耿彦。”又问:“你们住那个村儿呀? ”老大说:“就住在前边那个小村子里。”刘秀看了看说:“你们俩护驾有功,往后你村就叫‘护驾’吧!”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这个村的人也觉得挺光荣,“护驾”这个名就叫开了。刘秀没有忘了这兄弟俩的救命之恩,把他二人请进朝廷封了官,后来成了刘秀手下有名的武将。
历史文明
在新河县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频发,文物古迹众多,为新河历史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新河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现存出土文物。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土的西汉堂阳候错银铜虎符(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为西汉时期调兵之物,西周时期的烽火台遗迹;七十年代出土的汉朝双系罐、隋朝五嘴壶,制作工艺精妙,构思独具匠心,充分印证了我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皇庄净业庵的大铜钟、东关十方院的人头幢(现存于河北文物管理处)铸造雕刻工艺精湛,昭示了我县古老的制造工艺相当发达。此外,境内出土的历代文物25件保存完好,均经考古学家鉴定。
现存地上文物。
〖光武台遗址〗
位于县城西4公里白神首村南侧,为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据史书记载,刘秀曾在这里筑台拜将,操练军马。元、明时期当地人在这里修庙,名“光武庙”,后人视光武庙为神首庙,将光武台改为神首台,附近8村亦改为神首村。
〖脱脱丞相墓〗
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东董村东侧。墓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8米,墓基高于地面2米。墓碑刻有“元太师右丞相脱公子周彬故里墓”。此墓地左侧实为元朝右丞相脱脱之墓。元朝末年,脱脱带兵征讨红巾军,被奸臣假传圣旨杀害于淮安,家人费尽周折将其尸体运回故里董村埋葬。
董氏墓。
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西李家庄村北,系著名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烈士祖茔墓碑,立于民国22年(1933年)。1967年开挖滏阳新河时,按设计路线需将董氏祖茔迁移。此事报至中央后,经毛主席、周总理特别批示,将河道向北绕行一里而过,使此墓地得以保存至今。
〖慈明寺〗
位于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据记载始建于隋朝时期。高僧(智者禅师)启建净宗道场(慈明庵),于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宗。后由唐代高僧(慧璿禅师)启建藏经阁,化银万余两,唐大中八年(854)。唐咸通八年(867)高僧(义玄禅师)建塔。宋代战乱毁藏经阁,后由清光绪十三年重建藏经阁,化银百余万两。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游此寺时,曾赋诗一首:“慈明古刹气浩然,古柏丛林遮蔽天,大藏经楼观宇宙,令人一览不愿还”。明万历年间高僧(无边禅师)刺舌血写法华经七卷封石中藏于藏经阁顶楼之中。至康熙年间,有高僧(达天禅师)就曾受康熙帝拜访。极盛时期香火旺盛,楼阁殿宇,亭台塔像数十,占地几百余亩。乾隆皇帝御赐《慈明寺》金匾一块。至后数百年亦高僧云集,道场庄严清静。摄化众生无数,响应海内外。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起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露天大佛、寮房、斋堂。并塑请释迦如来佛、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弥勒佛等四十尊佛像。
人文荟萃
新河人民艰苦奋斗,勤奋拼搏,坚韧不拔的顽强性格,孕育了众多的文臣武将,英雄豪杰,节侠义士。历史记载,县级以上官员360多名,其中安邦定国的文臣28人,保国戍边的武将35人。
『燕之处士—田光』(?—前227年),战国时期“邑之东鄙人也”(即新河县西千家庄人)自称“节侠”,晚年留居燕都与荆轲交往甚厚。秦灭赵之后,燕国形势危急,燕太子丹便寻求侠客刺杀秦王。太子丹的师傅鞠武便推荐田光,说田光“智深勇沉”,可当此任。太子丹见过田光并说明了自己意图后,田光对他说:“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田光以年迈为由向太子丹推荐荆轲。太子丹对田光说:“我与先生所议之事,希望不要泄露。”荆轲临行前,田光为表示严守机密的承诺,并激励荆轲,便伏剑自刎。后来,荆轲刺秦王虽不成功,但先生之气已作“长虹贯日”流芳千秋。
『三国名将—颜良』(?—200年),堂阳(新河县)闫仙庄人。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颜良、文丑同为冀州牧袁绍的部将,骁勇善战,英勇绝伦。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屯兵官渡,袁绍准备攻取许昌,命颜良统兵进驻白马坡,与曹军对垒。颜良连败曹操几名大将,曹非常惶恐,遂使关羽与颜良交战。关羽未经通报姓名,突然袭击,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所杀,袁军大败。战后,袁绍将颜良厚葬于颜良的菜地(今新河县菜园村东南)。新河县闫仙庄、西杨家庄、平头楼、菜园、南阳等村的颜氏家族至今不供奉关公像,不进关公庙,不向关公扣头,不看关公戏。
『铁流后卫—董振堂』生于1895年,是河北籍红军最高将领。早年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后参加北伐战争,思想日益倾向革命。1931年12月,在宁都率部起义参加红军。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2年,董振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中,董振堂任军团长的红军第五军团,屡立战功,声名大振,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授予的红旗勋章。1934年,他率部参加长征,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铁流后卫”。1936年10月,他率部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1937年1月20日,壮烈牺牲。噩耗传到延安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国民党高级将领—庞炳勋』(1879—1963年),字更陈,新河县南阳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毕业东北测绘学堂。1935年4月,庞炳勋在国民党四十军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率部在津浦线姚官屯拼命抵抗,坚守阵地,1938年初,被任命为第三军团军团长,奉命防守临沂城,浴血奋战两个多月,阻滞了日军坂垣师团的前进,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1939年10月,庞炳勋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初,接替鹿钟麟任河北省主席,后驻守河南林县。1943年5月,投降日军,任伪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8月庞炳勋转而又为蒋介石卖力,阻止八路军进城对日军受降。解放后,携眷渡海到台湾,1963年1月12日病死于台湾。
精神文明
勤劳朴实的新河人民世代居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耕耘,以其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创造了独特的水土民风,历经千年积淀,逐渐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民俗受古代民俗的广泛影响可见一斑。
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部分风俗节日特色鲜明,蕴涵丰富文化,如:老鼠节,即正月十二日,传说为老鼠的婚嫁日。这天家家户户包饺子,意在“捏住老鼠嘴,老鼠不偷嘴(吃)”。晚上,人们将旧鞋呈“井”字形排列点燃,众人围观。人们烤周身、吃烤馍,可以祛病消灾。逢到这天新媳妇必来观火,且须连观三年,意在后代兴旺。过去还有人装扮男鼠女鼠,配以管弦,围火表演老鼠娶亲闹剧,现已少见。仓官节,又称“打囤节”,即正月二十五日。相传,古时候漳河岸边,一位农夫的儿子爱上了财主的小姐,二人心投意合,情意缠绵。到了娶亲那一年,老天连下十日大雨,河水暴涨,洪水四溢,田园毁坏,颗粒无收。财主说:“明年吧,等明年不闹水灾了再来娶吧。”第二年,虽然没闹水灾,可是烈日如火,天旱地涸,庄稼枯死,又是颗粒无收。财主说:“明年吧,等明年不闹旱灾了再来娶吧。”小伙子忍耐不住问道:“我们这里不闹水灾就闹旱灾,等到何时才能娶呢?”财主说:“那就等到囤满仓流了再来娶吧!”这年除夕之夜,当别人举家同庆、夫妻共饮的时候,小伙子很是伤心。大年初一清晨,他早早起来,用灶灰在院里撒了几个圆圈,每个圈里再撒上一把麦子、谷子,然后摆列供品,焚香叩头,祈求上天。就这样一连二十四天,小伙子痴情诚意,感动了天上仓官。第二天他打开房门一看,满院都是大囤小囤,囤囤粮满冒尖,终与小姐结为伉俪。从此,故事和“打囤”一并流传至今。现在,每逢正月二十五这天,人们仍旧在日出前以灶灰撒圈,圈内放些五谷,焚香祷告,鸣放鞭炮,意在企望丰收,囤满仓流。二月节,又称“龙抬头”节,即二月初二日。传说,从即日起,冬去春来,睡龙初醒,雨水将至,农事开始。这天,人们用面粉蒸做卧龙,置于盘上,浮于水中,卧龙静止不动时龙头朝向哪里,哪一方就会风调雨顺,以此占卜年景丰欠。农谚云:二月二,龙抬头,细雨下得满街流,今年吃穿不用愁。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源于最早流传于中原的“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因参加活动者都是青年女性,故又称为“乞巧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祭月迎寒活动。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初具雏形,晋时已有赏月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中秋节,至今长盛不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由来已久,源起说法不一,古代民间多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的“桓景避难”说。在这一天,有出游、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避灾避难的风俗,故又称“登高节”。另外,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蕴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这一天还有许多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民间婚嫁
新河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经千年衍变逐步演化为现如今的提亲、定礼、迎娶等固定婚俗,新河婚嫁礼仪今古并存、新旧兼有。以谐音求吉利,更是饶有风趣。男方缝制新被褥时,须掖进几枚红枣,几粒花生,意为早早地花花答答地生儿育女。新娘过门时,须身穿红衣,头盖红纱,怀揣面镜,手抱钱剑;在鞭炮声中进入院门后,还要迈过火盆,跨过马鞍,意在婚后日子红红火火、平平安安;进入洞房时,须有人撒入新娘鞋中几粒麦子,意为“迈门得子”。三拜之后,新郎新娘同吃见面饺子,意为“交媾生子”,此时婆母即问:“(饺子)生吗?”,新娘不管饺子生熟,均须对答:“生”。
此为主要道具,由6至8人脚踩十字步在锣鼓伴奏中行进表演,表现丰收后男女老少打场轧粮的劳动场面。角色分为拉磙、驭磙、凿磙、撑伞、担食、抱婴等。艳丽少妇于前拉磙手舞足蹈,精壮男子居后驭磙,扬鞭驱赶;顽皮少年手持斧凿旁敲侧击,使碌碡凹槽锋利;文雅书生手举阳伞,游动不定,为劳动者遮阴;白发老妪怀抱孙儿于表演者最后急急追赶,让儿媳给婴儿喂奶;长须老汉肩挑浆食,四周围转,给劳动者送水送饭。表演滑稽诙谐,欢闹非常。
新河剪纸、编织,历史悠久,民间盛行。剪纸多为妇女,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以刀剪裁刻花卉禽兽或吉祥图案,贴于门窗、墙壁、家俱、器皿之上,用以装饰环境、寄情寓意。东部南部一带裁刻精细、玲珑剔透,西部地区则粗犷凝重、浑厚质朴。新河剪纸尤以河北省“群众文化工作热心人”寻寨村张风阳老人所剪“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和“十二生肖组图”为精品佳作,曾被香港、日本、新加坡友人收藏。据考证,新河编织在东部南部沙壤地带已有600多年历史,多以荆、柳枝条编织篮、筐、篓、囤等实用器物。仁让里村以大荆编著称,大者,有荆片长五丈、宽丈五,可铺屋顶;或有荆囤高一丈、径八尺,可藏五谷百担。西边仙庄则以小柳编闻名,小者,笤篱如掌,漏勺如叶,传说古代有巧匠以绵柳根须编成挖耳小勺,观赏把玩。从上世纪70年代起,新河成批编织各式篮、筐、盘、瓶等,造型优雅,小巧玲珑,洁白光亮,观赏实用兼而有之,远销日本、美国、法国、香港等地。
民间服饰
千百年来,新河民间服饰随时代更迭而变换,至今多已入流时尚,与各地汉族服饰大同小异。唯有一种婴儿穿着物——土布袋,独具特色,流传广泛,沿用至今。
新河县从西南向东北有一条横贯40多里的沙土地带,民间相传,新河自从有了黄沙土就有了土布袋,它是一种源于远古的婴儿养育袋。土布袋用棉布做成,上部像坎肩,下部像口袋,先装进吸水力极强的干细沙土,再装进脐带脱落的婴儿,使其仰卧其中。婴儿便溺之后,人们扔掉脏土,换上净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直到婴儿学会爬行、站立,才脱掉土布袋穿上衣裤。这种独特的育儿方式,已被拍摄成电视纪录片《土布袋》,该片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最高级专家奖,并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中间播放。
2新河简介
浙江历史文化保护区——新河镇,位于温岭市东北部,是一个江南水乡城镇,辖89个村6个居,12万人,行政区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是未来温岭组合式中等城市的五大区块之一。
新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属长江三角洲甬台温经济区“台州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距市区10公里,北距路桥机场12公里,省道横淋线、椒新线,一级石松公路,黄金水道金清大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区——长屿洞天,省一级文明市场——下张钢铁市场,省一级重点中学——新河中学,温岭市肿瘤治疗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金清大港、戚公祠、烽堠遗址、朱公闸、文笔塔、锦鸡山摩崖及张元勋故居、五凤楼等名胜古迹,见证了新河辉煌的历史。
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党委、政府适时提出“小城市规划创造性构建,一二三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行政中心南迁为突破口,大手笔构画新区框架,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禀赋,行政中心区、工业发展区、风景旅游区、文化教育区、江滨人居区,匠心独具,气派恢宏。促进了帽业、羊毛衫、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层次的提升,带动了旅游、贸易的繁荣和兴旺,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被授予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省体育特色镇、省绿色小城镇、台州市科技进步先进镇、台州市文化明星镇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勤劳聪慧的新河人民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抢抓机遇,负重拼搏,锁定目标向前,与时俱进创新,只争朝夕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推进。2001年,进入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行列,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7.1亿元,财政收入678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76元。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河广大干群正以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实践“三个代表”,努力锻造文化旅游名镇。
城镇风貌
本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大路先通、公建先动”的新区建设理念,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构建新河城镇建设发展框架。在建筑品位上做到精致、大气、和谐,利用该镇人文底蕴深厚,依山傍水的特点,做好“显山”、“露水”、“透绿”、“见秀”文章,建设秀美新河。
文物古迹
新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许多名人留下足迹,全市唯一的省级文保单位——金清大桥,还有戴复古墓,戚公抗倭奏捷记碑,烽堠遗址,朱公闸、文笔塔、锦鸡山摩崖石刻等一批市级文保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和欣赏价值。
经济成就
工业经济
坚持以工业区建设为推进器,形成了以帽业工业区为基础,机械工业区为龙头,羊毛衫工业区为补充的专业化,区域化布局,工业区面积达2000亩。坚持以强势企业发展为主导,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有力地推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指导和服务。形成了高桥果蔗、塘下茭白、金桥片、屿干蔬菜、塘岙里西瓜四大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成立了茭白、獭兔、奶牛、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成了100亩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100亩鲜切花基地、500亩团结塘蜜梨基地、35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效益农业走出新路。
第三产业
以发展国家4A级风景区——长屿洞天为主的旅游业,使之成为浙东南独具魅力的黄金旅游线,着力开发崇国讲寺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启动修复开发双门硐景区、明清一条街、新河古城,全力打造“新河一日游”工程,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主干线。特色市场的经营规模、品位不断提升。塘下钢铁市场、新河服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
社会事业
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逐步形成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相配套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强镇地位不断巩固,成立台州市首家镇级文联,并以文联为依托,以基层文化俱乐部为载体,文艺创作,文化活动不断深入。首届全民运动会以空前的规模和独特的构思在市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家级教育特色镇创建不断推进,卫生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教育
新河中学系省一级重点中学,素以环境优美,校风严谨,质量上乘,文体活跃,管理有方闻名遐迩,是台州市唯一获全国德育工作和体育工作先进称号的学校,近几年来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台州市前三名,是温岭教育的一面红旗
卫生
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温岭市肿瘤治疗中心是以肿瘤治疗、微创治疗为特色的综合性市级医院,设有30个临床科室、8个病区,设备先进、专家云集,是“省级文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