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小孩发式。旧时汉族的一种育儿风俗。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北方尤盛。给孩子更改时故意在脑袋后边留一撮,称“百岁毛”。多见于男孩。民间以为留百岁毛的孩子好养活。

留百岁毛

婴儿出生一百天时举行祝贺礼俗,拜祭“王母娘娘”,供以素食为婴儿剃发。剃发需由祖父抱着在堂前进行,在囱门及脑后留一撮头发,叫“百岁毛”。古人有语:“人之肤发受之于父母”,因此又称“孝顺发”。剃下的胎毛有的专请店家制成毛笔永久保存,说今后长出的头发会又黑又密。剃完头,给婴儿穿红着绿,由他人打开伞抱着,绕四邻走一圈,意为见世面,长大后能经风雨。山西有些地方为防止男孩,特别是独子夭折,每次理发都要特意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称为“百岁毛”,又叫“后扯辫”,直到满十二岁才剪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