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生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性别:男
单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专业:纺织工程
职务:副院长
工作业绩:
近几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ISTP收录3篇、国内核心期刊11篇;
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4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5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湖南中医大学教授一、 简介:
性别 男
民族 汉
所在系部 药学院
学科专业 中药学
职务 药学院院长
职称 教授
1.简介:
出生年月 1953年9月 ,籍贯 山西 , 毕业院校时间 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82.07-1984.07 湖南中医学院基础课部中药教研室 教师、助教
1984.09-1985.0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进修公共英语
1985.09-1986.07 卫生部涉外人员英语强化班 进修专业英语
1986.08—1990.06 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中药教研室 讲师
1990.06-1995.11 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中药研究室 主任、副教授
1995.11-1996.06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副主任、副教授
1996.06-2005.01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副院长、教授
2005.01-2005.12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院长、教授
3.专业特色与优势:
1. 主要研究方向:中西药药理及毒理研究、新产品开发。
自1978年留校到1982年研究生毕业现已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5年。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西药药效、毒理等及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对中药新药开发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稳定的方向,为中西医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1990年被聘为湖南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1999年又受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审中心专家,一直参加湖南省及SFDA中药新药的审评工作。并参与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的研讨、修定等工作。现为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学科负责人,中药疗效与毒性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并为我省唯一受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的专家。
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省级科研课题2项,厅级课题4项,三类中药新药临床前项目2项、药理毒理项目9项,四类中药新药项目1项,中药保健药品项目8项,共2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4项,,四类中药新药项目1项,共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1篇,参编著作9部。已培养毕业硕士生12名(其中考上博士5名,博士后1名)。
二、 著作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副主编
2. 《湖南药物志》第三分册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5.6. 副主编
三、 论文
国家级
1. 两种不同提取工艺的驴胶补血冲剂对气血双虚大鼠胸腺、脾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07,(1).
2. 肾衰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
3. 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药学教育 2006.02
4. 筋骨片对兔骨关节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12(3)-48-507
5. 筋骨片对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06.31(3)-232-235
6.荆杏止咳颗粒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药科技 2005年1期
7.新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对药学(中药学) 药学教育 2005年5期
8.复方胃热康对热盛胃出血模型止血作用的影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年4期
9. 熊胆牛黄胶囊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中医药学刊. 2003,21(6).-906-907
10. 松栀丸对动物诱生干扰素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3,28(3).-257-259
11. 更年安神胶囊对去势雌性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 2003,21(2).-262-264
12. 正天丸对血瘀型偏头痛流动力学及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 中成药. 2001,23(5).-343-345
13. 灭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60例临床观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4).-47-49
14. 头痛定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8).-506-508
15. 烧疡净软膏对蒸汽烫伤模型家兔创伤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6).-28-30
16. 摄生肝泰胶囊对实验动物诱生干扰素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62-563
17. 人参皂甙B对豚鼠离体心房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43-745
18. 提取方法对大黄中总蒽醌含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3,(1).
19. 甘露消毒丹水煎剂对实验动物肝损伤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0).
20. 麻仁软胶囊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4).
21. 麻仁软胶囊化学动力学试验研究[J]. 中成药,1992,(5).
22. 毛萝藦注射液的药理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0).
23. 味的药性理论研讨[J]. 新中医,1984,(8)..
省级
1. 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2.偏头痛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5年1期
3. 全蝎不同工艺提取物药效学实验的研究展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期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麻颗粒中川芎嗪的含量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年1期
5. 全蝎镇痛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2期
6. 更年安神胶襄对去势雌性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期
7. 养阴清肺糖浆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2).-16-17
8. 全蝎的化学成分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7(5).-210-212
9. 鳖龙软肝片对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研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1).-22-23
10. 头痛定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49-50
11. 摄生肝泰胶囊对肝损伤动物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2).-87-89
12. 论建立跨世纪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18(1).-61-63
13. 福安护身宝颗粒剂对小鼠实验性脾气虚证模型的影响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3).-57-58
14. 润创烧伤膏对大鼠足跖肿胀及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湖南中医杂志.1996,12(6).-46-47
15. 大鼠风寒湿痹证模型的建立与前列腺素E2的关系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1).-40-42
16. 润创烧伤膏对大鼠足跖肿胀及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J]. 湖南中医杂志,1996,(6).
17. 甲亢灵片药理作用的研究[J]. 中成药,1996,(7).
18. 自拟血瘀头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25例小结[J]. 湖南中医杂志,1994,(S1).
1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心脏早搏30例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1).-23-24
20. 古丈西洋参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J]. 特产研究,1993,(4).
21. 三种不同组分麻仁丸润肠通便效应的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4).
22. 古丈与美国西洋参对家兔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3).
23. 王堆医书《养生方》性药探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4).
24. 麻仁丸与果导片润肠通便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3).
25. 黄花倒水莲对实验动物心肌功能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3).
26. 中药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3).
27. 附子并不反半夏[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1).
28. 肾衰颗粒治疗气阴两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6).
四、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大宗出口中药材毒理学数据库 通过科技部鉴定(西安) 2002-2003 主持
2、絮凝澄清与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颗粒剂防潮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 2004-2006 参与
3、结肠靶向生物黏附制剂—肠愈片的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药开发专项 2004-2005 参与
4、中药新药“头痛定胶囊”的研究 湖南省科技厅 2002-2005 主持
5、“复方银杏片”的药理毒理研究 湖南省科技厅 2005-2006 主要参与
6、头疼定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省教育厅 2002-2005 主持
教研项目
1. 完善药学类学分制管理研究 学校 2005-2006
2. “中药专业(本科)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湖南教育厅 2003-2004
3. “中药学药学教学内容和程体系改革研究” 学校 2002-2003
4. “中药学药学教学内容和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实施研究” 学校 2002-2003
5. 医药院校营销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及实施评价研究 学校 2005-2006
五、 获奖情况
1、熊胆牛黄胶囊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中医药学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一名
2、九气拈痛丸剂型改革的研究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四名 2000
3. 构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的与实践 省教育厅二等奖 第三名 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