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锹乡
基本介绍三锹乡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西部边陲,东临本县铺口乡,南抵藕团乡,西与贵州锦屏、黎平县毗邻,北与本县大堡子镇交界,东北与坳上镇相连。面积174.2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92%。辖8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其中苗侗人口占总人数的99%,乡政府驻枫香。
自然资源境内高山横亘,沟壑纵横,南部有天龙山及与藕团乡交界的三扒界、大山头,东北部有与坳上镇接壤的九龙山,海拔均达1000余米。恭水纵贯中北部,南部为大由溪发源地。全乡资源丰富,有耕地11237亩,其中水田9432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等,年粮食总产量3400吨左右;有林地255000亩,其中用材林228535.5亩,经济林5571亩,林木蓄积量650000立方米,人平达942立方米;年林业总收入达280万元,成为全乡主要经济支柱。从1991年开始,全乡普种天麻、茯苓,三锹成为靖州重要的药材基地。工业主要有木材加工、竹制品加工、大米加工等。[1]
行政区划[2]
枫香村
菜地村
地妙村
元贞村
凤冲村
小榴村
地笋村
南山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6288
男
3313
女
2975
家庭户户数
1562
家庭户总人口(总)
6200
家庭户男
3245
家庭户女
2955
0-14岁(总)
1655
0-14岁男
882
0-14岁女
773
15-64岁(总)
4345
15-64岁男
2306
15-64岁女
2039
65岁及以上(总)
288
65岁及以上男
125
65岁及以上女
16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137
所获荣誉靖州三锹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生态和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实施民族文化旅游富民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被国家文化部、环保部授予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该乡地笋苗寨被列为“全省十大民族特色村寨”,成为湖南省“251”旅游开发重点项目。[4]
民俗文化三锹乡民族风情浓郁,以苗族歌鼟、“四八”姑娘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了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2000年来,该乡积极引导,科学规划,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目标。该乡提出要把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的目标,结合全县旅游发展中把地笋苗寨作为全县优先发展的4个重点景区景点来开发的规划,积极加快旅游景点的建设。通过各种途径筹集50万余元,启动了地笋苗寨花桥、鼓楼建设,挖掘整理编排民族特色表演节目,提升旅游接待场点的服务质量,编辑出版了《锹里花苗风情》专著,开通了地笋苗寨旅游网站,通过了地笋苗寨发展寨规民约。同时,将以争创全国工农业旅游点为契机,实施自来水工程,净化美化寨内池塘,安装消防设施;修建观景山的登山通道和民族特色建筑,开辟毓秀峡谷探险和九龙山原始次森林探险游;开发苗家腊制品、刺绣、三花酒(桃花、禾花、桂花)、竹编根等等旅游商品;举办过苗年、姑娘节、苗歌会等节庆活动。通过筹划建设这些系列文化旅游工程和组织各种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促进该乡的和谐发展。
走进如今的三锹,林木郁郁葱葱,山中鸟语花香,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如条条银色彩链,蜿蜒拓展,伸向崇山绿海深处。三锹干群更将以以攻坚克难的气概,在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道路上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