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第一位就是要和建筑一体化,要大规模地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要把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到千家万户,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和建筑的一体化。当前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主要为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其中屋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之间的朝向,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能电池板要朝南,要朝北就不行,因此光伏幕墙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主要分为两种:
1、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建筑应用 :可以实现与常规电力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在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量不足的情况下,改由常规电力供电。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力通过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然后向用电负荷供电,同时多余的电量又通过控制器向蓄电池组充电。在无日照的情况下,通过逆变器由蓄电池向用电负荷供电,当蓄电池的电力不足时,自动切换到常规电力,由常规电力给用电器提供电能。该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支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等组成。整个系统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管理。网址:www.tianzhu118.com.cn
2、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建筑应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力通过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 不经过蓄电池储能 , 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 , 把电能送上电网 .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经济性更优,有利于城市内推广应用。
“太阳能家用发电系统”从1KW-50KW逐一划分,不再单纯的讲每天只发1度电-50度电,而是根据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天的用电时间,用电高峰的峰值功率,照明设施,电器设施的负载特性来选择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的各项技术参数。并且输出的220V交流电全部采取隔离处理,即使家中老人或小孩因不小心触摸到220V电力时也不会发生电击,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伤,这样不仅提高了整套系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整套系统的经济价值。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现状太阳能建筑在中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最初的太阳能建筑为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太阳房,主要采用被动技术,通过被动设计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现在,太阳能技术除被动技术外,还发展了主动技术,这主要表现在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利用两个方面。光热利用主要是用于采暖和制冷,根据利用温度的高低分为高温利用、中温利用和低温利用。工程供热主要是太阳能高温利用,日常的生活热水供应主要是低温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一般用于航天飞机、空间站或边远地区。太阳能建筑的光电利用,主要是用来实现太阳能照明。
太阳能光热技术在中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基础。而太阳能光电技术,由于其较高的成本,还未像光热那么普及。
中国太阳能建筑发展环境日趋良好。在中国,1998年5月29日签署加入《京都议定书》,2006年12月1日批准施行《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8月31日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4月1日正式实施《节约能源法》,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条例》。“节能减排”、“节能省地”成为建筑行业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这一切都在向人们昭示:中国的房屋建设及其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全局问题,太阳能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江苏、山东、河北、海南、云南等省,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市已经在新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以及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宾馆等公共建筑中开始强制推行太阳能热水系统,因此,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完全可以成为国家层面的建筑节能强制要求,从而让50%或65%的建筑节能目标包含更多的内涵。
在中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已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中国太阳能利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对CO2减排国际义务的承诺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不断加强的建筑节能全民意识和日益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促进了建筑节能完整利益链与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形成,为建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机遇。可以肯定,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是节能减排的市场,太阳能建筑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