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峪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村泉水峪村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北部山区,距北京城区80公里。泉水峪村,清乾隆年间成村。原名水峪村。因与金海湖镇水峪村重名,且村附近多泉,1981年改称泉水峪。全村共200户,660口人,辖区总面积7200亩,是全市知名的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目前,该村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达到7家,区级民俗旅游接待户30家,总接待床位300个,总餐位1000个。近年来,慕名来泉水峪村采摘的游客越聚越多,因为这里的采摘与别处不同,采摘之余还能看到一种特殊的桃子。

泉水峪村,乾隆年间成村,因附近多泉故称泉水峪。1981年因与韩庄乡水峪重名故改称泉水峪。抗日战争期间化名冰山。1946年由密云县划归平谷,该村辖区面积4.73平方公里,以种植大桃业为主,果园面积2500亩,生态林面积5100亩。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998万元,人均劳动所得6967.4元。

泉水峪村海拔180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位于大华山镇东北部。东临熊耳寨;南临大华山,距区政府驻地18.9公里;西隔山为瓦关头;北有西峪水库,临密云和河北兴隆县。村内主街前有一河由东至西而流,其源是东山脚下流出的泉水,日出水量50立方。村东南坐落一山名为华山主峰,此山植被茂盛,自然景观极好。村东山脚下有一庵,名为胜泉庵,始建于元代,现有三块古碑为证。

泉水峪村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改运动泉水峪村每户都分得了土地,增加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逐渐好转起来,1954年该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土地归属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济。粮食生产每年逐步增加曾达到亩产粮食800斤。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胜泉庵为泉水峪村历史遗迹,坐落于村东山脚下,东为755.8米的大华山主峰。胜泉庵从现存遗址来看其选址可谓风水中的上乘之作。

胜泉庵,卯山酉向,四周植被甚为茂盛。坐之玄武环抱胜泉庵,青龙绵延1.5公里,形成青龙抱虎之势。立于虎山之背,看胜泉庵所在的山岭,山形酷似一只灵龟。蜿蜒而出的虎山被青龙所环抱,形成山环水抱之势,每年雨季来临,水势沿石壁而下,形成瀑布,其景十分壮观。瀑水环绕庵前0.5公里,汇成一条明亮的溪水,形成水抱之势。朱雀方向有一山因其形似笔架,人们便都叫它笔架山,正应了朱雀俯首有情来朝我的意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