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婚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民俗婚礼

民俗婚礼民俗婚礼,即是按照民族的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各个规范流程进行的婚礼。这种婚礼的程序比较复杂,讲究也颇多,但是却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精髓。

民俗与时尚联姻千年卖纻昨首过飞云江贺喜

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迎接新郎并新人,天赐良缘结婚姻。满堂宾客庆贺您,祝贺你,夫唱妇随兴家门……”昨日傍晚,瑞安国际大酒店宴会厅别样热闹喜庆,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唱起古老的民俗——卖纻。高亢悠长的卖纻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拍手叫好,酒店的外来员工们更是看得如痴如醉。

新郎金永明来自仙降镇横街,新娘郑燕来自乐清市虹桥镇。为办一场热闹、隆重又不拘一格的婚礼,他们本想请婚庆公司策划,请专业司仪主持,但觉得可能没多大新意,还要花费几千元钱。金永明想到当地古老民俗卖纻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何不请卖纻艺人来祝贺呢?新郎的父亲是卖纻爱好者,有唱卖纻技艺,金永明的想法得到新娘与双方父母的赞同。新郎、新娘就决定邀请仙降卖纻协会几位“卖纻先生”来婚礼上现场唱卖纻,搞一场别具一格的婚礼。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一边频频举杯,一边听着优美的卖纻声。大家都说这样的婚礼仪式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有创意。

一对新人更是喜上眉梢。金永明说,真想不到会这么热闹。他还即兴对唱起来,把婚礼气氛推向高潮。

卖纻是瑞安、平阳、苍南一带乡村古老的民俗,最迟源为唐初,至少已有1480多年的历史,是乡村祝贺喜事的民间说唱艺术,唱腔高亢,语言生动,旋律优美。

惟一的道具就是两盏灯笼。卖纻原来只在春节至元宵时在夜间进刚办过喜事的农家演唱,上世纪70年代前后温州乡村颇为盛行。近几年,仙降镇一些老艺人挖掘抢救了这项古老的民俗,在地方上恢复演唱。2008年,仙降卖纻被列入温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仙降镇去年成立了卖纻协会,并对卖纻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这项古老民俗得到保护和传承。

民俗婚礼

这次卖纻唱到了市区,民俗专家何克识等人称连创4个第一:卖纻第一次跨过飞云江,瑞安有一句谚语:“卖纻不过飞云江”;第一次进入市区演唱;第一次在婚礼现场道喜;第一次在天还亮时开始演唱。何克识认为,这次活动的更大意义是传统民俗文化如何传承的一次有益创新,过去都是城市送文化到农村,这次是农村文化送进城市,是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的一次尝试,也是民俗与时尚的一次联姻,更是我市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扬的一个实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