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抗生

名师简介陈抗生,男,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微波、光导波技术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更注重电磁场与微波光导波技术跟深亚微米集成电路、无线通信与光通信交叉的研究。曾任浙江大学信息电子工程系主任,浙江大学人事处长,原电子工业部电真空半导体科技委委员,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专家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学位理事、真空电子学会理事等职。目前还兼任微波学报编委。对正交场微波电子器件,磁控溅射技术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浙江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原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与研究生合作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教材四本,其中“导波系统的等效网络分析”获电子部优秀教材二等奖。“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出版,主讲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2003年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同时获浙江省髙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名师心得
课堂讲授是教师活动的舞台之一。在这个舞台上,教师不只是讲授某一门课的具体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怎样读书,怎样做学问。做学问首先是发现问题,获取与所提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是解决问题,即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现新的信息。发现新的信息就是再创造。
教师在启发学生做学问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认真“做人做事”。做人做事的第一要素,就是实事求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讲假话。
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不愿做的事,老师不要勉强学生去做,学生想做的事,老师不要随便否定它。这样老师跟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学生会把老师当作知心人了。当师生间建立起这样的信任和友谊,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名师寄语
听课、读书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还要学会从其它途径,尤其网络获取你需要的信息。
要学会“听课”。抓住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的主要信息,并能用你理解的几句概括出来。
要学会“读书”。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讲了什么及其内在联系,更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读书,从书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把注意力从“分数”转向“能力”。考试会解题,这是利用课本中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更要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你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实现某种应用的能力。
名师名言
做学问要“开荒地,攀髙峰”。
所谓“荒地”,无人问津过,第一锄头下去,都是宝。所谓“髙峰”,还没有人拜访过,第一个到达,看到的都是新鲜事。
名师所属专业领域介绍
电磁场与微波、光导波技术,研究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尤其研究微波、光波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现代通信网上的信息都是通过微波与光波这个载体传播的。网络、通信、广播、电视、雷达、遥感、集成电路、射电天文都离不开电磁场与电磁波,生命科学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也大有用武之地。因此,电磁场与微波光导波技术在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大学刚庆祝过建校110周年。早在上世30年代在浙大电机系就设有电信门(相当现在的电信专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专门成立无线电系,设无线电、电真空、半导体三个专业。改革开放后,浙江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得到更快发展。目前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七个博士学科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本科教学设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