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还花炮
抢花炮活动起源于明代,其发祥地可能是粤东客家,也可能是粤西客家。根据客家第五次大迁徙由粤东向粤西移民这一事实,“抢花炮”的始作俑者为粤东客家比较可靠。
客家“烧花炮”即流行于桂、湘、鄂、渝、黔等省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抢花炮”活动。上述地区的“抢花炮”活动源自广东东江流域、西江流域,尤以广西三江梅林侗族“二月二”抢花炮、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抢花炮最为著名。《广西通志·体育志》载曰:“抢花炮流行壮、侗、仫佬、汉等民族中,以每年二月二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和古宜镇举行的最为热烈。”“抢花炮起源于广东。明嘉靖年间由商人带到黔湘桂毗邻的侗族聚居区,它一经和侗族同胞的生活结合,便植根于这块土地上,世代相传,历久不衰。”
广东鹤山市共和镇泮坑村是粤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纯客家聚落之一,每年正月十六,泮坑村都要举行“烧花炮”、“还花炮”的民俗活动。泮坑邻近的十六个自然村都属于客家聚落,年年一起组织、参加“烧花炮”活动。“烧花炮”共设十六个花炮,按头炮、二炮、三炮……等固定顺序依次放炮、抢跑。抢到头炮的人即“炮主”,是最幸运之人,全村人都要锣鼓欢送。炮主会得到一个“花炮头”和一幅绘有关帝像的镜画,上面注明第几炮,由各村接回村中供奉,一年后再送回去,俗称“还花炮”。
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五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六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三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三江梅林侗族的抢花炮允许抢花炮者互相挤、抢、护、拦、传,但不能有伤人动作,能将“花炮”送上主席台者为胜。花炮一般一场三炮,也有五炮或更多的。侗族认为一炮为“福禄寿喜”,二炮为“升官发财”,三炮为“人丁兴旺”。
目前客家岁时节庆仍保留有“抢花炮”、“还花炮”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惠州、香港以及鹤山等地,并且一般与“天后诞”、“北帝诞”、“侯王诞”、“关帝诞”等民间赛会相结合,成为大型系列活动中最为精彩的环节。
以香港“天后诞”花炮会为例,可以了解原本在客家地区十分盛行的“抢花炮”活动是怎样演变或消失的。据统计,目前香港客家人有170万至200万左右,主要分布香港新界、西贡、大埔、沙头角、沙田、荃湾、离岛各地,此外元朗、屯门也有分布。客家方言进入香港是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颁行“迁海复界”令之后,来源地是粤中惠州和粤东梅州一带。
在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有一条叫“崇正新村”的村庄,它是客家人在香港的最大村落。村内的建筑既有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更多是本地形式的低矮石屋。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村庄内,居住着将近三千多位包括梅县、大埔、蕉岭、平远、丰顺及惠阳、宝安客家人。崇正新村的公共活动组织是不问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会”,他们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组织村中近百名会员,穿上不同服饰及各种打扮,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参加在元朗市区举行的十八乡“天后诞”巡游。清晨,长长的队伍抵达理民府,理民府派出官员为舞龙舞狮点睛后,一村接一村的表演队便在市区扭龙舞狮,鼓乐喧天,尽情表演,场面壮观热闹,沿途引来很多市民围观。能舞出四五十米巨龙的则最为荣耀,亦表明该村较有经济实力。龙狮队伍最后抵达大树下的“天后庙”,各支表演队伍再使出浑身解数,举行抢花炮活动。崇正新村在1968年抢得“丁、贵、财”三炮最吉利的花炮,全村客家欣喜若狂,并从此命名为“三喜堂花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