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舞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该戏班最早是在嵊县当局严禁女小歌班的风头中,于1931年农历五月廿七日在华堂镇大王庙举办,为避当局禁抓,戏班挂出“大华小徽班”牌子。

科班由道士班出身的毛裕璋(名生毛佩卿之父)牵头,请坎头村王水老出资当班长,聘曾执教于“群英”的赵洪奎(姚毛头)、竺基焕、王惠云担任文武教师,教学《盗仙草》、《小上坟》、《太平桥》、《铁公鸡》、《双龙会》、《乾隆游山东》、《拿高登》等戏。同时也教学了《跳加官》、《掘藏》等彩头戏,全仿绍兴大班模样办班。

“大华舞台”另接收刚解散的“醒狮剧社”的尹桂芳等部分艺徒,共计24人。

她们是:

生:尹桂芳、毛佩卿、冯梅卿、姚玉仙,

旦:王桂英、邢喜芬、林黛英、吕福芝、姚素贞,

老生:竺桂英、陈艳芳、梁翠禄、潘少楼,

老旦:王樟花以及储苗芬、王梅英、王文琴等。

丑:陈美金、吕禄芬、王宝宝,大面:石月忠,

“大华舞台”经过三四个月的学习排戏,便流动于嵊县、新昌、宁波乡间演出,但演出的京戏、绍剧艺技无法与绍班、京班相匹敌,得不到观众认可,营业不好。

1932年间,“大华舞台”在舟山演出之时,改唱小歌班,并请男班旦角演员永老师傅教学了《仁义缘》,竺基焕教了《九美图》、《破肚验花》等越剧。这才改变了局面,得以立足于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