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信息收集与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的学术机构。它以研究和宣传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灿烂的农业文化为己任, 结合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为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研究院以一支训练有素、结构优良、梯队合理的专职研究队伍为核心,通过聘请兼职研究员、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方式团结和聚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信息收集与服务工作。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愿与国内外有相同志趣的专家学者齐心协力、携手并进,为中国农史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历史沿革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一个以研究、传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业学术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业史资料组。

1955年7月,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文革”期间,研究工作一度中断。其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开始恢复建制。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史研究室,室址设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979年,迁至南京农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2001年6月,对相关学科力量进行整合,组建成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发展目标研究院未来发展战略是:保持传统优势以强化特色;拓宽研究领域以促进发展;整合相关资源以优化结构;健全激励机制以提升水平。

研究院发展的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史学科为龙头,农业技术哲学、专门史、农村社会学、农业文化、经济法学、农业旅游为重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文、史、哲、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力争5-10年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资源中心、传播展示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